即興評述最行之有效的開頭
藝考播音的即興評述一直是眾多學員頭疼的問題,而如何在3分鐘的時間內做到讓考官瞠目結舌滿心歡喜淚流滿面心甘情愿的給你高分,則是一門藝術。
即興評述實際上就是一篇口頭小議論文,一般要求不超過5分鐘,不少于3分鐘。準備的時間也不長。考生抽取題目后準備5分鐘左右,就進入考場。即興評述的題目都是議論性的,內容的范圍基本上都在高中生的知識、常識、時事水平的范圍之內。
抽到一個題目,要認真審題,知道題目要你議論的是什么,這是第一步。主考一般在考生抽取題目后,都讓考生把題目出聲朗讀一遍,目的就是讓考生明確并且記住、記準題目。下去準備時,首先要有一個明確而正確的觀點,這是“立論”的含義。
下面為考生介紹幾種最行之有效的開頭方法。
(一)、講出典故法
在某些試題的背后,常常會存在一些典故,像這句話的出處、形成原因、由來根源、內涵故事等等。在評述開頭如果能將這些有根有據地娓娓道來,既能使開頭顯得有學識有見地,同時又能為接下來的評述奠定確鑿的基礎,博得主考老師的欣賞。
使用這種方法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當你對這題目里包含的典故并不十分把握,有點模棱兩可的意思的時候,一定要當心,寧可選用其他的方式開頭,也不能為了一鳴驚人而仍然要去選擇這種方法。如果你講出的典故和題目當中本來的典故相差甚遠,甚至是南轅北轍驢不對馬嘴的話,那么無論你的即興評述有多么精彩,也給主考老師留下了一個不好的開始印象,
這對于整體的分數將會產生很壞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在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才能選用這種開頭方法。
(二)、開門見山法
所謂開門見山法,顧名思義,就是在開頭直接解釋題目的意義,包括字面上的意義和深層的內涵。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能夠迅速導入正題,干凈利落,不拖沓。如果考生對試題背后的歷史典故模糊不清時,最好不要冒險,可以轉而使用這種方法開頭。
(三)、提出問題法
這種開頭方法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通過問題引起各位主考老師的注意力,使大家對考生的評述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中,提出問題法還可以分為自問自答和現場設問兩種方式。所謂自問自答,其實也是一種設問,只不過問者和答者都是考生自己。就是指考生根據所抽試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隨即答出答案,通過答案標明主旨立意,以便后面繼續闡述自己觀點。
需要注意的是,運用自問自答式時所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不言自明的,考生此時提出問題并不是為了難倒主考老師或者是真的為了尋求一個答案,而只是為了將在座各位的思路引導到你的評述之中。
現場設問這種方法雖然也是設問,但是和自問自答有所不同。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考生一進考場就問了主考老師一個問題:“請問各位老師,人是從哪里開始衰老的?”主考老師活躍起來,有的說大腦,有的說心臟,有的說大腿,還有的說肚皮,答案各異,趣橫生。這位考生微笑著搖搖頭,最后主考老師安靜下來,考生才說出他的答案:“我看——有的人是從屁股開始衰老的。”老師們露出笑容,急于聽他怎么解釋。他頓了一頓,說:“現在有些部門的領導不深入實際,整天泡在„會海‟里,坐而論道,屁股可受苦了!既要負擔上身的重壓,又要與板凳摩擦,夠勞累的了,如此一來,豈不是屁股先老么?”原來,他抽到的試題是有關當前一些領導工作作風不踏實現象的探討。
在這個例子中,考生用提問的方式制造了一個懸念,調動了聽者的積極性,使得場面氣氛活躍起來,抓住了聽者的注意力。在聽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他又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制造了第二個懸念,從而控制了聽者的思想和情緒。應該說,這樣的開頭是比較受歡迎的,同時也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語言技巧。
(四)、講出故事法
這個方法應該是比較好理解和掌握的,就是根據抽取的試題的主題思想,講出一個與之相的故事。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使考生的評述從一開始就顯得貼近生活,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大話和空話。其中也分為典型事例法和自編故事法。
所謂典型事例法,就是講一個真實存在的、見諸于媒體報道的、廣為人知的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