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藝考的敘事性散文
問:
寫敘事散文首先不是要真情實感嗎,但是我總陷入自己的情緒里寫一堆廢話……最近勉強能確定立意不跑題了,但是全文依然很繁瑣,求教怎么樣才能詳略得當,節奏把握的好呢?就像朱自清魯迅那樣噠。ú皇钦f水平一下達到那么高,是像他們一樣語言能精煉些)
附:
貼一段我很繁瑣的句子……求指導……
我是高三藝考生,水平尚淺,請別見笑……
節目上演了好幾年,每逢九月初的空氣開始轉涼,我便開始雀躍著盼望中秋夜。但到了后來,女孩們開始不愿意再瘋跑,只剩下男孩們寂寞的甩著熒光棒游蕩在街上。最后臨回家的時候,大家文靜的抱著湊錢買的孔明燈,在高速通道邊放起。孔明燈上隱晦的寫著幾個人名縮寫,包在羞澀的小小愛心里。我和大家心照不宣的奸笑著,搶著點上火光,讓燈緩緩消失在視線里,待到脖子仰的發酸,便踏著月光疲憊的各自回家去。
感覺非常做作,又厚重,但是不知道如何去改這個壞思路……
解:
就這段文字來說,有這么幾個問題:
1、注意“的”和“地”的區別。
當然這可能是電腦輸入的問題,但我個人覺得,一個有志于文字的人,是要有一種不能忍受這種錯誤的精神的。
2、“每逢九月初的空氣開始轉涼”是病句。
這個我就不幫你改了。
3、類似“雀躍”這樣的詞最好不用,因為你很難把它用好。
4、最重要的是,不要用長句子。
我有點說不太準確,但你現在的句子結構,還是偏向于復雜的。如最后那句,讓……待到……便……這樣的句式。不能說這樣的句式不好,但在我看來,類似的句式,可能更適合寫如下這樣的文字:
二十世紀的精神動亂,使我們處于喪失自己的預言精神的危難之中。中國游戲精神和后現代主義,從拒絕關懷未來的角度,深化了這一事端的后果。先知早已化為塵埃,只有他們的姓氏,滯留在歷史的遙遠景象里,仿佛是一些與我們完全無關的事物。這正是世界之夜本性的尖銳呈示:未來沉浸于巨大的黑暗,它已喪失了預言光輝的照看和眷注。而更令人驚異的是,幾乎沒有什么人對此發出不安的詢問!灾齑罂伞断戎T》
比如,我們可以仿照朱大可這段話,做一個簡單文字拼接游戲,如下:
上世紀末的精神動亂上演了好幾年,每逢精神的危難之時,中國游戲精神和后現代主義便開始雀躍。但到了后來,女孩們開始不愿意再瘋跑,只剩下男孩們寂寞地甩著熒光棒游蕩在街上。最后當他們化為塵埃的時候,大家安靜地抱著孔明燈,在天安門邊上放起。孔明燈上隱晦的寫著那幾個人的名字的縮寫,包裹在世界之夜本性的尖銳里。我和大家心照不宣地笑著,在幾乎消失的視線里,踏著疲憊的月光回家去了。
你看,這樣一拼湊,是不是整個風格就變得很契合呢?
這說明什么,說明你這個句式結構,就應該寫這樣神叨叨的東西,而不是寫一個很無聊的中秋夜。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我們以前包括你們現在在學校接受的關于散文的教育,幾乎完全是錯誤的。
按照我最真實的想法,我是并不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散文這樣一種文體的。因為我很難想象,一個作家,嘔心瀝血費盡心機竟然是為了寫一篇所謂的散文,而這篇所謂的散文,只是告訴我們一棵樹有多么牛。
而因為職業的關系,我又經常在一些高考卷里,看到類似這樣的爛文章。每次看,都極其悲憤。恨不能把那些作者拉出來鞭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