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色彩訓練要點提示,美術(shù)生需要有備而戰(zhàn)
色彩是在對比當中變得好看的,而不是靠顏色自身的鮮艷和純度的提高而好看的。考生畫色彩最怕的就是畫面臟和灰,為此很多的學生以為要純度高的顏色和多洗調(diào)色盤來解決,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在調(diào)色板上看起來很“臟”的顏色,一旦畫在畫面上就顯現(xiàn)出十分亮麗的色彩關(guān)系,這就是“照抄顏色”和“畫關(guān)系”兩種完全不同的認識方法,前者是錯誤的,即使再努力再用功,進步也不會大,所以畫色彩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色彩原理包括色相、色度和純度三個要素,在三要素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色相——也就是冷暖,舉例來說,就是沒有白色,只有不同冷暖的白;沒有黃,只有不同冷暖的黃,各種顏色都是如此,以此類推。
在觀察方法上,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直接看紅黃藍,而不看顏色之間的冷暖關(guān)系。舉例來說:在一張白紙、一面白墻、一塊白布之間通過對比的觀察,就能找出來它們之間的冷暖關(guān)系,否則都是同樣的白。考生在布置色彩寫生的靜物時,就要有意識的找一些同類色的物象,例如:鴨梨、香蕉和桂圓就可以形成黃色系列的不同冷暖、不同純度、不同深淺的對比關(guān)系。
補色的原理和如何應(yīng)用?所謂補色是指色塊之間的對比色,從三原色——紅黃藍來推導,就是紅色的補色是黃加藍(綠);黃色的補色是紅加藍(紫);藍的補色是紅加黃(橙)。
◆舉例來說,一個鴨梨后面的白襯布,運用補色原理應(yīng)當偏向于什么傾向的白呢?應(yīng)當是傾向紫的白;同樣這塊白布的前面擺的是一個西紅柿,那么這塊白布傾向什么的白呢?應(yīng)當是偏向綠的白。鴨梨和西紅柿在同一塊白布的不同傾向的對比當中,鴨梨的黃色和西紅柿的紅色會因為對比而變得更加好看。這就是對比的意義,你在白色的襯布上,實際是看不到傾向的。
◆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的“傾向紫”、“偏向綠”不是明顯的可以看出來的,是在對比的觀察當中的色彩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