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創作要堅持民族性時代性個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來自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與更加廣泛的影響,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明顯的標志就是作曲家的創作理念、思維方式及其相應的技法和手段等向著多元化的方向探索與拓展。在此過程中,雖然出現了有爭議的問題和引起非議的作品,但也產生了一批風格獨特、個性鮮明、技法自由、形式新穎的管弦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包括協奏曲、室內樂、重奏和獨奏曲等),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管弦樂藝術發展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極為鮮明的特征之一。當然,能夠成為音樂會的保留曲目并能較為廣泛流傳的作品,還只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特別注意到,那些能夠保留下來并產生影響的樂曲,其主要藝術材料或者手段,往往又是同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傳統息息相通并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的作品。
20世紀西方音樂的發展史,是技法與形式至上的逐步登峰造極的歷史。這也是歷史的必然。但最終也出現了許多難以解脫的矛盾甚至危機。
美國音樂教育家庫斯特卡在他所著的《20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一書的第15章“簡約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的結語中有一段文字說:“20世紀的音樂一如既往地發展著,一個令人發狂而又夢幻般的手法與材料的大雜燴,一個沒有風格的時期。……那些掙扎著去理解20世紀音樂的人,通常更多地是受困于它的矛盾性……。”
英國音樂理論家雷金納德·史密斯·布爾德爾在《新音樂——1945年以來的先鋒派》一書中寫道:“如對總的音樂狀況作一個總結,可以這樣說,似乎先鋒派音樂的重要發展階段已經過去,音樂歷史中最激進的變革已經結束。在一段時間里,人的天才好象只能通過復雜、博學表現出來,但最終很明顯,真正的天才在于用最直接、清晰的音樂語言表現最深刻的思想。”
我以為,這些理論家對西方現代音樂發展的全貌及其發生的問題,應比我們看得更清晰,感受得也會更深入。他們的某些精辟見解和述論,盡管只是代表了某一方面的認識,但依然值得我們深思。至少提醒我們在學習和研究西方現代音樂發展中的技術經驗以及相應的創作實踐中,首先應在理念上減少一些盲目性、片面性和依賴性。
應當說,在任何形式與體裁的音樂創作中,融入(或者部分參照)西方近現代技法(或者某些理念)都是可行的。多年來,我國作曲家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構筑或圍繞中國(乃至東方)音樂特征的大前提下,無論從理念深化或技法衍生等諸多方面,均有著新的創造和發展。這一主流,已經歷了實踐的檢驗。然而在我們的實際創作里,例如,某些作品比賽和評獎過程中,部分青年學生所反映出來的某些思維混雜,技法艱澀,故弄玄虛,不知所云到令人費解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有關問題的座談或研討會議上,專家普遍認為在音樂院校作曲專業的教學中,應將純技術理論的教授始終同文化藝術素養和素質的培育結合起來,并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國當代音樂的創作與發展狀況,是一個無比寬闊的領域,是一片色彩繽紛的園地,但同時也是一項比較復雜和相當嚴肅的課題。作曲家應該把自己的音樂創作,同我國豐厚的傳統因素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密切地聯系起來;同這條源源不斷的“歷史長河”的無限延伸聯系起來;同我們時代的進步和千百年來所形成的華夏民族最基本的審美意識有機地聯系起來。音樂創作中,關于深入繼承、有效借鑒、大膽創新等問題,有必要從更深的層次去思考;關于民族性、時代性、個性以及直接或間接的受眾群體等課題,也需要進行實事求是的綜合性思考。在提倡藝術思想、理念與作曲技法、手段等多元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責任心(社會的、時代的、歷史的),以促進音樂創作的真正繁榮和健康發展。
這里我還想提出幾個有關問題,供大家思考。
一、對新時期的文藝創作,黨和政府曾多次號召文藝家注意“三貼近”的原則。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問題。我們應怎樣去深入理解?許多青年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主觀上也不想刻意去搞成“三脫離”的后果,才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或者來研究。“三貼近”的真正內涵或者對當代文藝健康發展的導向性意義究竟是什么?
我認為,“讓文藝復歸心靈,讓創作貼近現實……”的提法相當重要。他擊中了某些藝術工作者不愿意“務真求實”的“浮躁心理”,文藝創作和藝術表演中追求“急功近利”、搞噱頭來“嘩眾取寵”的弊端,如不及時糾正,將后患無窮!
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還多次明確提到“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等重要課題。我們應如何思考和評價當代音樂創作以及表演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復雜現象?對其主導思想以及多元化的方向有無深入研究的必要?(在當代音樂評論中,多是輕易的肯定,而少有認真的否定。因為“肯定”不需要多少理論,但“否定”則需要更多學問。)
此外,李嵐清同志和曾慶紅同志在同音樂家的交談中曾多次提到這樣的觀念,所謂經典音樂作品,應具備下述條件:“一是寓意深刻,二是旋律優美,三是久演不衰,四是百聽不厭。”這是中央領導同志對音樂創作和表演藝術的精彩概括。
三、在音樂藝術院校的作曲專業技術和表演藝術的教學中,除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術的教授外,是否也應增強“觀念”、“理念”或“意識”等方面的基礎教育?在浩如煙海的我國古典、民族、民間音樂傳統材料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鼓勵學生認真汲取豐富的營養?用以鍛造自己的音樂語言和技術手段中的個性與民族性。因為歷史和經驗證明,這對所有作曲家和表演藝術家都是有用的。
(作者系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指導)
20世紀西方音樂的發展史,是技法與形式至上的逐步登峰造極的歷史。這也是歷史的必然。但最終也出現了許多難以解脫的矛盾甚至危機。
美國音樂教育家庫斯特卡在他所著的《20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一書的第15章“簡約主義和新浪漫主義”的結語中有一段文字說:“20世紀的音樂一如既往地發展著,一個令人發狂而又夢幻般的手法與材料的大雜燴,一個沒有風格的時期。……那些掙扎著去理解20世紀音樂的人,通常更多地是受困于它的矛盾性……。”
英國音樂理論家雷金納德·史密斯·布爾德爾在《新音樂——1945年以來的先鋒派》一書中寫道:“如對總的音樂狀況作一個總結,可以這樣說,似乎先鋒派音樂的重要發展階段已經過去,音樂歷史中最激進的變革已經結束。在一段時間里,人的天才好象只能通過復雜、博學表現出來,但最終很明顯,真正的天才在于用最直接、清晰的音樂語言表現最深刻的思想。”
我以為,這些理論家對西方現代音樂發展的全貌及其發生的問題,應比我們看得更清晰,感受得也會更深入。他們的某些精辟見解和述論,盡管只是代表了某一方面的認識,但依然值得我們深思。至少提醒我們在學習和研究西方現代音樂發展中的技術經驗以及相應的創作實踐中,首先應在理念上減少一些盲目性、片面性和依賴性。
應當說,在任何形式與體裁的音樂創作中,融入(或者部分參照)西方近現代技法(或者某些理念)都是可行的。多年來,我國作曲家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構筑或圍繞中國(乃至東方)音樂特征的大前提下,無論從理念深化或技法衍生等諸多方面,均有著新的創造和發展。這一主流,已經歷了實踐的檢驗。然而在我們的實際創作里,例如,某些作品比賽和評獎過程中,部分青年學生所反映出來的某些思維混雜,技法艱澀,故弄玄虛,不知所云到令人費解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有關問題的座談或研討會議上,專家普遍認為在音樂院校作曲專業的教學中,應將純技術理論的教授始終同文化藝術素養和素質的培育結合起來,并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國當代音樂的創作與發展狀況,是一個無比寬闊的領域,是一片色彩繽紛的園地,但同時也是一項比較復雜和相當嚴肅的課題。作曲家應該把自己的音樂創作,同我國豐厚的傳統因素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密切地聯系起來;同這條源源不斷的“歷史長河”的無限延伸聯系起來;同我們時代的進步和千百年來所形成的華夏民族最基本的審美意識有機地聯系起來。音樂創作中,關于深入繼承、有效借鑒、大膽創新等問題,有必要從更深的層次去思考;關于民族性、時代性、個性以及直接或間接的受眾群體等課題,也需要進行實事求是的綜合性思考。在提倡藝術思想、理念與作曲技法、手段等多元化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責任心(社會的、時代的、歷史的),以促進音樂創作的真正繁榮和健康發展。
這里我還想提出幾個有關問題,供大家思考。
一、對新時期的文藝創作,黨和政府曾多次號召文藝家注意“三貼近”的原則。中央領導同志提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問題。我們應怎樣去深入理解?許多青年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主觀上也不想刻意去搞成“三脫離”的后果,才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或者來研究。“三貼近”的真正內涵或者對當代文藝健康發展的導向性意義究竟是什么?
我認為,“讓文藝復歸心靈,讓創作貼近現實……”的提法相當重要。他擊中了某些藝術工作者不愿意“務真求實”的“浮躁心理”,文藝創作和藝術表演中追求“急功近利”、搞噱頭來“嘩眾取寵”的弊端,如不及時糾正,將后患無窮!
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還多次明確提到“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等重要課題。我們應如何思考和評價當代音樂創作以及表演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復雜現象?對其主導思想以及多元化的方向有無深入研究的必要?(在當代音樂評論中,多是輕易的肯定,而少有認真的否定。因為“肯定”不需要多少理論,但“否定”則需要更多學問。)
此外,李嵐清同志和曾慶紅同志在同音樂家的交談中曾多次提到這樣的觀念,所謂經典音樂作品,應具備下述條件:“一是寓意深刻,二是旋律優美,三是久演不衰,四是百聽不厭。”這是中央領導同志對音樂創作和表演藝術的精彩概括。
三、在音樂藝術院校的作曲專業技術和表演藝術的教學中,除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術的教授外,是否也應增強“觀念”、“理念”或“意識”等方面的基礎教育?在浩如煙海的我國古典、民族、民間音樂傳統材料中,如何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鼓勵學生認真汲取豐富的營養?用以鍛造自己的音樂語言和技術手段中的個性與民族性。因為歷史和經驗證明,這對所有作曲家和表演藝術家都是有用的。
(作者系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指導)


音樂
最新資訊
熱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