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自備稿件:《中國石》
播音主持自備稿件:《中國石》
駐守在戈壁灘上,舉目是無邊的沙海,腳下是溫灘的碎石。戰(zhàn)士們休息的時候,常常隨手揀幾塊可心的石頭,積聚多了,還要舉行“賽石會”。經(jīng)過幾次比賽,我也成了石頭迷。
一個初夏的早晨,姍姍來遲的春雨洗潤了戈壁灘。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jī)會,我背起挎包出了營房。
雨后大漠,風(fēng)清氣爽,哨所前面那一排排白楊顯得更加挺拔、繁茂。瑰麗的朝霞傾瀉在戈壁灘上,裸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閃著珠光玉彩。我俯身打量這些散落滿地的小精靈,把可心的一顆顆揀起來。
“丁冬”的駝鈴聲伴來了拉水的勒勒車,趕車的是個小姑娘。她看見我背著滿挎包石頭,就邀我去珍珠泉,說經(jīng)那里泉水洗過的石頭會特別清亮。
我們來到珍珠泉,小姑娘幫我舀起泉水清洗揀來的石頭。忽然,她驚叫起來:“雄雞!這塊石頭像雄雞!”我接過來一看,真是塊像雄雞的石頭。我注視了一會兒,忽然又覺得它很像祖國版圖的形狀,不禁喊出來:“它像中國,應(yīng)該叫‘中國石’!”
“中國石?”小姑娘吃驚地看著我。我說:“老師常講,我們祖國的版圖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這塊石頭不正是這樣的嗎?”
這塊“中國石”有拳頭大小,黃白色,不僅整體酷似祖國版圖,連表面皺痕的起伏也與大陸地貌相似。小姑娘在它上面找到了天山、祁連山、吐魯番盆地,我找到了長江、黃河、大興安嶺。我們倆都很高興,又挑選了一些石粒,讓“臺灣”、“海南”等島嶼依偎著“祖國”。
回到哨所,大伙爭相觀看“中國石”。為了保存好這塊石頭,連長拿出了自己裝軍功章的盒子,文書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了“中國石”三個金字。他們囑咐我一定要精心保管,千萬別摔壞了,弄丟了。
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得魁,贏得了“最佳寶石”的盛譽。大家都把“中國石”奉為至寶,寂寞的時候,捧著它看看,心里感到溫暖;勞累的時候,捧著它看看,就忘記了勞累。每逢假日,連里讓我把它放在俱樂部里展覽,戰(zhàn)友們都說戈壁灘雖然艱苦,可苦中有樂,因為我們在“祖國”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