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毀在不會讀譜的路上?
提到正確的讀譜,許多人認為只是音符的正確、節奏的正確。而事實上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許多重要的標記,都直接影響對樂曲的理解、表現對樂曲風格的處理。
1.音樂術語:包括樂曲情緒、表情、音樂的性質、速度等等。這些術語提示學生,樂曲是歡快的或抒情的、是快板還是行板或慢板,這直接關系整個作品的風格把握。
2.具體的力度標記:在古典音樂中,一般從pp到ff之間就有p、mp、mf、f的六個不同層出不次。而浪漫樂派及后期作品從pppp到ffff,幅度更加寬。還有sf、sfz或crese、dim等等。這些具體的力度標記,同樣關系到了樂曲演奏中音樂的表現。
3.速度的不同變化:如放寬(Allargando)、減慢漸弱(Calando)、加快(Accelerando)、逐漸加快(Stringendo)等等。不同的速度變化直接影響樂曲的效果。因此,學生在演奏作品時要把握不同的速度要求,盡可能表達出作品的本意。
一、音樂表現力的基本要素
1.抓住音樂特性是表現音樂的關鍵。
音樂特性指音樂內容、情緒、形象意境等所決定的音樂的局部特性和總體風格。音樂特性是音樂的實質,是領會音樂把握音樂的基本要素。它決定我們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現音樂。所以,我們講表現音樂,首先要把握樂曲音樂特性。
(1)有的音樂是抒情性,以優美如歌的旋律來抒發情感,情緒上可以是親切的、動人的或是安寧的。對這類音樂的表現應抓住其特征,抒情的、歌唱性、聲音柔和優美。
(2)較活潑的:在音樂表現上應是輕快活潑,節奏性強,聲音明亮輕巧的。
(3)激情類的:在音樂表現上是力度較大、手法較復雜,尤其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2.分析作品的音樂性質。
音樂是通用的語言,是可以融入人的情感而存入人心靈之中。當我們準備表現某部作品時,首先要分清樂曲的特性。我們可以憑直覺來體驗,或是標題、標記來確認,或以分析作品來感覺。分析作品音樂特性是為通過把握不同音樂特征,結合自身音樂感覺把作品生動地表現出來。同時還要掌握一定演奏技巧。只有把音樂目標和技術手段完美結合起來,我們才會有比較完美的音樂表演。
二、各個時代音樂風格簡介
音樂起源于勞動,發展在各個社會階段中,扎根于勞動人民的心里,人類對音樂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作曲家風格形勢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鋼琴文獻中,不同作品處理各不相同。而鋼琴學生為豐富自己的曲目、拓寬視野,應多接觸各個時期的作品。
三、提高個人修養是提高音樂表現力的前提
1.了解中外文學作品:介紹學生多讀關于音樂史書籍,了解作品的時代以及特點,了解作曲家生平、背景。
2.了解中外文學作品:通過多讀中外文學作品開拓思路,提高表達能力。
3.多看繪畫:藝術是相通的,通過多看好的作品(繪畫),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通過音樂作品給人們展現一幅畫面。
4.多欣賞音樂作品:為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應組織學生或提供學生多聽音樂會、聽音帶觀摩等等一些接觸音樂的機會,讓學生提高個人綜合素養,可提高學生作品演奏技巧,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