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支招:一個美術高考狀元的經驗和歷程
不知不覺,學畫已有兩年了,兩年間積累了一些個人學畫過程中的心得與體會,淺薄不堪,不值一提。但近日興致勃發,欲做一總結,作為兩年艱辛歷程的一個交代,也可以順道練習一下論文寫作能力,難說偶然能使迷途中摸索的同志瞅見星火,解一時燃眉之急,故作記于此。
我是在高二的暑假真正開始接觸繪畫,之前的各種學習班、培訓都是培養興趣的作用,不值一提。高一時我就想學畫,但苦于沒有一條明路。高二時,很運氣,我的同班同學有學畫畫的,讓我有了學畫的途徑。我就在暑假很高興地來到了浙江金華的浙江師范大學,跟一位老教授學畫。
之后高三我考文化科如我預料成績不佳,我就專心來金華學畫了。學任何一樣東西都一樣,領進門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這點在此時顯得無比正確。教我的老師有一個特點,教學非常認真,認真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于是我的學畫歷程有了黑色的月份。
好處當然是使我很長一段時間在同樣學畫的同學中總有居高臨下的威風。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他給我安排的作業總是令我畫到凌晨2點,時常還有到4點的,而關鍵是他第二天早上7點就會來我的畫室看作業,吃飯的時間每次都是可憐的15分種。想想吧,每天的休息時間平均只有可憐的4個多小時,你就能體會為什么我會稱之為黑色月份了。我的那個學畫階段絕對是痛苦的回憶,簡直不堪回首!﹙不過它為我以后為了結果不惜犧牲鋪了好墊,我從心底還是感謝它的。﹚我后期在70人的大畫室待過。那兒讓我開了眼界,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也讓我經歷失了自信又重拾自信的反復過程。現在回想,那個階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次接觸來自西方的素描,心中有的只有驚奇與崇拜:驚異用簡單的鉛筆能在紙上表現出神態活現的人物,崇拜畫家天馬行空的創作天才。和大部分同志一樣,我也是從石膏像入手,在無數臨摹和寫生石膏像之后,我還臨過俄羅斯的人體和文藝復興三大師的頭像,接觸的面也可謂廣。很幸運,高考也不負眾望,取得不錯的成績,這與之前的辛勤耕耘是分不開的。勤奮歸勤奮,最終是看效果的。這點我想和我一樣想考個好學校的同學都是非常清楚的。我個人認為,我的學畫歷程實在太過艱辛,太過疲憊,我并不是屬于笨的人,不該如此的。左思右想,我得出結論:我的學習方法出了問題。
我在很長的學畫時間內,總是照抄明暗,不論寫生還是臨摹,而且抄得很小心,( 這與我的性格密切相關,也與老師教學強調的著重點有關 )不放過一絲一毫。畫得一模一樣就是好的作品,我很長時間就是這么認為的。我以為我早走出了這個誤區,但我發現,近期的畫,還是一樣地照抄明暗,只不過對明暗層次的分辨率提高了,能把很細微的灰面和很小很小的細節抄出來罷了。我對結構的理解仍然膚淺,仍然不值一提。翻出以前的學習作業,每一張在現在看來,都是可以馬上進垃圾堆的。雖然在當時認為是無可挑剔的驚世之作。在后期臨摩的人體畫上,我發現,比例差得不是一點,而是差很多;在后期臨的頭像上,我發現,骨骼一點不對。雖然當時我是那么自信……。
我后來知道美術的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漫長過程,急是急不來的。但我也發現了,我一直那么自信的對結構、體塊的理解是多么的膚淺,多么的軟弱無力。畫面上全是一組組排線,一片片灰色調,根本就沒有體塊,沒有結構。從沒有體塊意識到有體塊意識,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我推薦美國vilppu的《經典人體素描精細示范》教學光盤,因為他的方法對初學美術的學生來說,是一條捷徑,可以大大縮短這個過程。而且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復的學習,如果我一開始學習素描就受到這位國際級老師的指導,會節省我幾年的摸索。在這套光盤指導下,我經歷了1個月的學習和訓練,很幸運,基本上逐個解決了。諸如:1.多樣化的素描如何取舍?取舍的經歷與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