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素描所使用的工具的性能及教程
一、素描工具
1、鉛筆:美術鉛筆的鉛芯有不同等級的軟硬區別.硬的以"H"為代表,如:1H、2H、3H、4H等,前邊數字越大,硬度越強,即色度越淡;軟的以"B"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數字越大軟度越強,色度越黑;學生用鉛筆一般是HB形,軟硬適中.對於初學繪畫的可從HB到4B中選擇三種類型就可以了.
2、炭筆:炭筆的用法和鉛筆相似,炭筆的色澤深黑,有較強的表現能力,是畫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畫人物肖像尤佳.但畫重了很難擦掉.
3、木炭條:木炭條是用樹枝燒制而成,色澤較黑,質地松散,附著力較差,畫完成后需噴固定液,否則極易掉色破壞效果.
4、炭精棒:炭精棒常見的有黑色和赭石色兩種,質地較木炭條硬,附著力較強,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5、橡皮:畫畫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較軟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來非常方便.
6、畫板和畫夾:畫板和畫夾都有不同的型號,大小可隨自己的畫幅而定,初學者選用590X440mm左右的為宜.畫板比較堅固耐用,畫夾則方便攜帶,是外出寫生的好幫手.
7、畫紙:畫紙要選用紙面不太光滑且質地堅實的素描紙最佳(圖畫紙的質地較松軟,初學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紙的附鉛性強,且質地堅實,可反復擦改不易損壞紙面.
二、素描中線的表現方法
一、握筆
1、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鉛筆,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
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采用象平時寫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
二、畫板的擺放
1、畫板的擺放應和視線垂直,畫者和畫板之間,應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離.這樣在畫的過程中,始終能照顧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視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視錯誤.
2、當畫板位置確定后,在畫的過程中就不要再移動,以避免因角度的變化影響畫兒的透視改變.
三、線的種類和注意事項
1、在素描中線的表現方式靈活多樣,也非常豐富,可以用排線的方法來表現一個面,線的輕重變化形成面的虛實凸凹等復雜的變化.這些都需要學習者從練習中去體會.
2、線的畫法是落筆輕,中間重,收筆輕,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形成兩頭虛中間實的線.這樣畫出的線容易銜接,在整個畫的過程中也容易把握整體的效果.
3、帶鉤的線和兩頭齊的線在素描當中都是忌諱的,這樣的線在銜接上會造成明顯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線條的雜亂.
4、排線是初學畫畫應特別注意的.雖說畫無定法,但在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講究線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學習的循序漸進,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第三課:素描中的透視表現
一、透視的類型
透視有三種: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散點透視.
1、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叫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
2、成角透視:成角透視也叫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
3、散點透視:散點透視也叫多點透視,即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消失點,這種透視法在中國畫中比較常見.
二、透視在繪畫中應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遠小:近大遠小是視覺自然現象,正確利用這種性質有利於表現物體的縱深感和體積感,從而在二維的畫面上來表現出三維的體積空間.
2、近實遠虛:由於視覺的原因,近處的物體感覺會更清晰,而遠處的物體感覺會有些模糊,這一現象在繪畫中也經常用來表現物體的縱深感.事實上,在繪畫過程中,往往會對近實遠虛更加以強調.(另外應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繪畫過程中都遵守"近實遠虛"這一規則,在一幅作品中主與次的關系往往更為重要,主體物的實和次體物的虛是更好的視覺導向,這也是藝術優於現實的取舍和區別.)
第四課:素描的色調"黑白灰"
高光 亮灰
明暗交界線 暗灰
反光 投影
1、色調
當光從一個方向照射到球體上時就會產生效果,我們把這種效果分成亮面、明暗交界線和暗面,其中明暗交界線由於和光的照射相切(光和球成0度角),沒有光線通過,最暗;我們還把亮面分為:高光和亮灰;把暗面分為:暗灰、反光和投影;在素描學習中,我們通常簡單稱這種明暗色調為:黑白灰.
2、素描色調的另一種說法:五大調
(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線、暗灰、反光)
五個調子是一切物體在一定光線下明暗變化的最基本格局,其具體明度的差比,要根據具體對象和具體光線去比較表現.
五大調的明暗對比的順序是:
高光>亮灰>反光>暗灰>明暗交界線
第五課:構圖
一、構圖也叫布局(經營位置)
對於初學者,面對畫紙,第一個問題就是畫多大,放在什么位置,這就是構圖.對於初學者,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妨先畫幾張小稿,在小稿上大概畫出對象的長寬比例及雛形,選出利用畫紙空間的最佳方案,然后依據小稿的構圖在畫紙上布局,定出對象位置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然后根據兩個點畫出運動線(可以是垂線,也可以是大的動勢方向線).在縱線上找到最寬部位的橫軸線,依此寬高作參照,找出對象形體的大的走勢和雛形.
二、構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構圖不能太小(會讓人覺得畫兒顯得不夠飽滿、小氣);
2、構圖時應注意重心的平衡;
3、構圖不能太偏(太偏會讓人有一邊重的感覺,造成構圖不穩);
4、構圖應注意透視的變化及比例關系,
5、構圖不應有殘缺;(素描石膏像時應注意)
6、構圖中視覺重心應在畫紙的物理中心偏上一些;
7、如果構圖中人物是側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對的一側要稍稍多些空間,使感覺上畫面不至於發堵.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1>
一、幾何體的意義
常見的幾何體教材有:錐體、球體、六棱柱體、圓柱體和方體等.
1、幾何體是初學繪畫的必修課.因為幾何體在結構上單純,也是一切復雜形體最基本的組成和表現形式,通過對幾何體的繪畫學習,不但能讓初學者掌握最基本 的形體素描表現方法,而且也可從中初步的循序漸進的掌握素描五大調、結構以及透視的變化.
2、幾何體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質地上比較單純,也暫時不用考慮固有色對形體明暗的干擾,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學習光對形體的影響,掌握色調的基本規則.
二、幾何體的畫法
1、球體:
A、構圖:畫球體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正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等量長度的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圓形.(注意:畫圓一定要用直線來畫,不能直接以弧線來圈一個圈,更不能運用圓規,這樣做意在鍛煉眼力和塑造形體的能力.)
B、找出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弧形,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注意: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的表現并非是截然的明暗分界,而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在表現上就更應注意觀察,避免畫死和概念化.)
C、施加明暗:在施加明暗時,最好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在畫的過程中為了突出球的體積效果,可以強調明暗的對比,特別是明暗交接線的表現,事實上往往畫得比看到的調子要重些.這是因為鉛筆的表現力度遠遠達不到光照的效果那么豐富.)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進行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在調整中,作為最初的輔助線,此時也應融入到形體中,特別是最初所畫的圓、表現明暗交接線的弧線,都應融進所屬的面中,對於多余的輔助線應擦去.)
六: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2>
一、幾何體的畫法
1、圓柱:
A、構圖:畫圓柱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長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截取一段兒高度為圓柱切面圓的透視形,注意觀察圓柱的透視變化,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橢圓形,由於透視的近大遠小的法則,橢圓在透視上的前半圓要比后半圓略高些.下圓面的透視也一樣.
B、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在弧形面上的直線,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的表現也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
C、施加明暗:在畫的方法上和球體一樣,在施加明暗時,也要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
上圓截面由於受光的斜射,應作為亮灰來處理,強調上截面圓和暗面對比在視覺上所造成的反差,在處理上應將靠近暗面的部分漸漸變淡,以增強這種對比.
畫投影時除了找投影的準形外,在處理上應和暗面一起來畫,然后略強調較靠前的投影部分,并逐漸變淡,使之在透視上處於遠部分的投影變虛(近實遠虛).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所做的進一步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
第六課:石膏寫生
以上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的圖例:
1為構圖;2為尋找結構;3為刻畫和調整后的效果.
明暗畫法和結構畫法
1、以光線的明暗變化對物體的影響來表現對象,叫明暗畫法.如上圖:鼻子、眼睛、嘴巴.(強調光影的變化)
2、以描繪物體的結構特征來表現對象叫結構畫法.如上圖:耳朵.(強調結構內在聯系)
3、對於初學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畫法.
第二節: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一、構圖
1、構圖在整個作品的完成過程中很重要,構圖的大或小以及位置的偏或斜,都會影響畫兒的最終效果.(構圖注意事項詳見第五課<構圖>).
2、在構圖過程中要多用水平和垂直的輔助線,有了這些輔助線,你就能及時較容易地發現繪畫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注意這些輔助線不要急於擦去,在往后的較深入刻畫時,這些輔助線大多數會融入進畫面.
3、構圖是一個高度概括的一步,要抓大的形體走勢,用直線概括成簡單的幾何形體,盡量舍棄局部細節.如鼻子可以概括為長方體;眼睛則為球體等.
4、在整個構圖過程中,用筆要輕,即線應有一定的靈活性(活線),并不要求每條線位置都準確無誤,為以后的修改留下余地.
二、結構和大關系
1、在上一步基礎上,進行較細的描繪,注意描繪對象的結構同樣要用直線,概括出局部的形體以及轉折,同時應對重點描繪對象略加以強調,使之醒目,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始終明了描繪的主與次的關系,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安排(隨時停下來,我們眼前的畫都應是有突出點的,有條理主次的).
2、在尋找結構過程中可適當略使明暗,在明暗交界線結構轉折的地方用筆適當放重,并向暗部略有幾筆過渡,使之形成面的轉折.
3、在尋找結構中也同樣要考慮到整體,要讓局部始終服從於整體.
4、利用各種輔助線反復檢查整體局部的形、結構是否正確無誤.發現有偏差應立即修改,哪怕是極小的也應馬上改正過來,因為此時修改相對還較容易些,等到進入深入刻畫階段再來修改,就會麻煩多了.
5、檢查時除了多用輔助線,還有一種方法,即換個角度檢查,比如把畫倒置,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長時間同一個角度來看一幅畫,在視覺上已經產生適應性,對所看到的對象反映趨於遲鈍,換個角度會很容易發現問題的所在.
三、深入刻畫
1、進入刻畫階段時還應時時注意刻畫對象的主次關系,主要刻畫對象要始終優於次要對象,對於人物五官的刻畫,一般情況下主次順序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但根據側重的情況不同也會不同的主次關系,比如模特的嘴巴特征特別明顯,就有可能把嘴巴的刻畫放在主要位置.
2、"近實遠虛"也是刻畫時應遵守的一般規律.但對於畫面的主次關系而言,主要刻畫對象應優於"近實遠虛".
3、刻畫時骨點的強調也很重要.把握好骨點也就有了內質,堅實有力,使所表現的對象不至於留於表面.
4、在整個深入刻畫的過程中,整體關系始終優於一切.在整體關系的協調下,才會有主與次,近實遠虛的相應關系.
四、調整
1、調整是最后一步,也是關系到作品最終效果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通過了前面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回過頭來再看,我們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不和諧,比如有些地方刻畫的還不夠,有些地方則刻畫得過了頭,甚至有些地方還會有錯誤出現,這些都會影響到畫的整體效果以及主次關系的表現,適當加以調整修補是很重要的.
2、在調整過程中還要始終以整體效果為目的.對於不和諧的地方要毫不手軟地加以修正,不要因為某一局部刻畫得很精彩而舍不得修改,要知道正是這不該精彩的地方的過於精彩破壞了整體的協調,從而造成整幅畫的不精彩.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三節:石膏像
素描石膏是學習素描的起步和入門,一件精美的素描石膏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石膏因為沒有色彩的變化,更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把握整體特征、比例關系以及明暗變化.
下面我們將針對石膏像"戰神"為例進行練習
1、構圖: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作品的最終效果,畫正面的戰神掛面像,在構圖時應注意位置的左右均衡,由於視覺上的重心是物理中心偏上一點兒,為了使作品不致於有下沉感,在構圖時就要考慮進這一因素,使構圖位置偏上一些;
2、透視: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比例、透視變化.
3、整體大關系:在畫的整個過程中,把握整體關系是自始至終都應注意的;
4、色調:在畫的整個過程中,同時應做到畫面色調的心中有數;
5、重點刻畫:在服從於整體大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刻畫,使畫面顯得主次清楚,層次分明;
6、調整:在畫的過程中難免會陷入局部,在畫兒基本完成之時進行整體的調整尤其重要.
第四課:人物寫生
人物寫生對鍛煉學習者觀察能力和塑造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通過人物寫生學習也是在為創作打基礎,在以后的創作道路上,有沒有一個很好的寫生基礎,往往也決定著一個人的繪畫藝術的生命力.
人物寫生除了要注意在學習石膏像寫生時的構圖、色調、整體 關系、重點刻畫等,還應在質感(包括皮膚質感、頭發、衣物等的質感)、特征方面下功夫,抓住人物的獨特點,進行適當的夸張刻畫,使這一特點更為凸顯,做到既尊重於真人的描寫,又超越於照相式的原樣照搬, 從而增加藝術的感染力.
關於人物素描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在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的過程,本課所講的只是本人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一點經驗,僅供初學者參考.總之,學習繪畫最好的方法還在於自己多畫,從畫的過程中自己感受積累經驗.
1、鉛筆:美術鉛筆的鉛芯有不同等級的軟硬區別.硬的以"H"為代表,如:1H、2H、3H、4H等,前邊數字越大,硬度越強,即色度越淡;軟的以"B"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數字越大軟度越強,色度越黑;學生用鉛筆一般是HB形,軟硬適中.對於初學繪畫的可從HB到4B中選擇三種類型就可以了.
2、炭筆:炭筆的用法和鉛筆相似,炭筆的色澤深黑,有較強的表現能力,是畫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畫人物肖像尤佳.但畫重了很難擦掉.
3、木炭條:木炭條是用樹枝燒制而成,色澤較黑,質地松散,附著力較差,畫完成后需噴固定液,否則極易掉色破壞效果.
4、炭精棒:炭精棒常見的有黑色和赭石色兩種,質地較木炭條硬,附著力較強,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5、橡皮:畫畫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較軟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來非常方便.
6、畫板和畫夾:畫板和畫夾都有不同的型號,大小可隨自己的畫幅而定,初學者選用590X440mm左右的為宜.畫板比較堅固耐用,畫夾則方便攜帶,是外出寫生的好幫手.
7、畫紙:畫紙要選用紙面不太光滑且質地堅實的素描紙最佳(圖畫紙的質地較松軟,初學者不容易掌握),素描紙的附鉛性強,且質地堅實,可反復擦改不易損壞紙面.
二、素描中線的表現方法
一、握筆
1、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鉛筆,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
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采用象平時寫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
二、畫板的擺放
1、畫板的擺放應和視線垂直,畫者和畫板之間,應保持到可伸直臂膊的距離.這樣在畫的過程中,始終能照顧到全局,也避免由於視角的原因造成的透視錯誤.
2、當畫板位置確定后,在畫的過程中就不要再移動,以避免因角度的變化影響畫兒的透視改變.
三、線的種類和注意事項
1、在素描中線的表現方式靈活多樣,也非常豐富,可以用排線的方法來表現一個面,線的輕重變化形成面的虛實凸凹等復雜的變化.這些都需要學習者從練習中去體會.
2、線的畫法是落筆輕,中間重,收筆輕,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形成兩頭虛中間實的線.這樣畫出的線容易銜接,在整個畫的過程中也容易把握整體的效果.
3、帶鉤的線和兩頭齊的線在素描當中都是忌諱的,這樣的線在銜接上會造成明顯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線條的雜亂.
4、排線是初學畫畫應特別注意的.雖說畫無定法,但在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講究線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學習的循序漸進,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第三課:素描中的透視表現
一、透視的類型
透視有三種: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散點透視.
1、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叫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
2、成角透視:成角透視也叫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
3、散點透視:散點透視也叫多點透視,即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消失點,這種透視法在中國畫中比較常見.
二、透視在繪畫中應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遠小:近大遠小是視覺自然現象,正確利用這種性質有利於表現物體的縱深感和體積感,從而在二維的畫面上來表現出三維的體積空間.
2、近實遠虛:由於視覺的原因,近處的物體感覺會更清晰,而遠處的物體感覺會有些模糊,這一現象在繪畫中也經常用來表現物體的縱深感.事實上,在繪畫過程中,往往會對近實遠虛更加以強調.(另外應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繪畫過程中都遵守"近實遠虛"這一規則,在一幅作品中主與次的關系往往更為重要,主體物的實和次體物的虛是更好的視覺導向,這也是藝術優於現實的取舍和區別.)
第四課:素描的色調"黑白灰"
高光 亮灰
明暗交界線 暗灰
反光 投影
1、色調
當光從一個方向照射到球體上時就會產生效果,我們把這種效果分成亮面、明暗交界線和暗面,其中明暗交界線由於和光的照射相切(光和球成0度角),沒有光線通過,最暗;我們還把亮面分為:高光和亮灰;把暗面分為:暗灰、反光和投影;在素描學習中,我們通常簡單稱這種明暗色調為:黑白灰.
2、素描色調的另一種說法:五大調
(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線、暗灰、反光)
五個調子是一切物體在一定光線下明暗變化的最基本格局,其具體明度的差比,要根據具體對象和具體光線去比較表現.
五大調的明暗對比的順序是:
高光>亮灰>反光>暗灰>明暗交界線
第五課:構圖
一、構圖也叫布局(經營位置)
對於初學者,面對畫紙,第一個問題就是畫多大,放在什么位置,這就是構圖.對於初學者,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妨先畫幾張小稿,在小稿上大概畫出對象的長寬比例及雛形,選出利用畫紙空間的最佳方案,然后依據小稿的構圖在畫紙上布局,定出對象位置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然后根據兩個點畫出運動線(可以是垂線,也可以是大的動勢方向線).在縱線上找到最寬部位的橫軸線,依此寬高作參照,找出對象形體的大的走勢和雛形.
二、構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構圖不能太小(會讓人覺得畫兒顯得不夠飽滿、小氣);
2、構圖時應注意重心的平衡;
3、構圖不能太偏(太偏會讓人有一邊重的感覺,造成構圖不穩);
4、構圖應注意透視的變化及比例關系,
5、構圖不應有殘缺;(素描石膏像時應注意)
6、構圖中視覺重心應在畫紙的物理中心偏上一些;
7、如果構圖中人物是側面,要注意人物眼睛所對的一側要稍稍多些空間,使感覺上畫面不至於發堵.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1>
一、幾何體的意義
常見的幾何體教材有:錐體、球體、六棱柱體、圓柱體和方體等.
1、幾何體是初學繪畫的必修課.因為幾何體在結構上單純,也是一切復雜形體最基本的組成和表現形式,通過對幾何體的繪畫學習,不但能讓初學者掌握最基本 的形體素描表現方法,而且也可從中初步的循序漸進的掌握素描五大調、結構以及透視的變化.
2、幾何體一般采用石膏做材料,在質地上比較單純,也暫時不用考慮固有色對形體明暗的干擾,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學習光對形體的影響,掌握色調的基本規則.
二、幾何體的畫法
1、球體:
A、構圖:畫球體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正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等量長度的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圓形.(注意:畫圓一定要用直線來畫,不能直接以弧線來圈一個圈,更不能運用圓規,這樣做意在鍛煉眼力和塑造形體的能力.)
B、找出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弧形,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注意:明暗交接線在球體上的表現并非是截然的明暗分界,而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在表現上就更應注意觀察,避免畫死和概念化.)
C、施加明暗:在施加明暗時,最好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在畫的過程中為了突出球的體積效果,可以強調明暗的對比,特別是明暗交接線的表現,事實上往往畫得比看到的調子要重些.這是因為鉛筆的表現力度遠遠達不到光照的效果那么豐富.)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進行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在調整中,作為最初的輔助線,此時也應融入到形體中,特別是最初所畫的圓、表現明暗交接線的弧線,都應融進所屬的面中,對於多余的輔助線應擦去.)
六:石膏寫生
第一節:幾何體 <2>
一、幾何體的畫法
1、圓柱:
A、構圖:畫圓柱第一步要先畫出一個長方形,(用直線在畫紙上定出最高點和最低點,以及寬,注意構圖的位置重心應在紙張的中心偏上),截取一段兒高度為圓柱切面圓的透視形,注意觀察圓柱的透視變化,然后用直線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趨於橢圓形,由於透視的近大遠小的法則,橢圓在透視上的前半圓要比后半圓略高些.下圓面的透視也一樣.
B、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明暗交接線是一個在弧形面上的直線,同樣用短直線相銜接來表現這一弧形明暗交接線.明暗交接線在圓柱體上的表現也是一個較模糊的,并且受反光影響,明暗交接線在色度上也并非一成不變.
C、施加明暗:在畫的方法上和球體一樣,在施加明暗時,也要把處於暗部的包括明暗交接線、暗面、反光和投影一塊兒統一起來畫.先統一為一體,然后再在"明暗交接線"等地方逐步加以強調,使之在統一中尋找變化、對比和關系.在亮面靠近明暗交接線的地方是亮灰面,它的表現應由靠近明暗交接線到高光方向依次減弱,并始終使其明度高於暗面,高光的地方留白.
上圓截面由於受光的斜射,應作為亮灰來處理,強調上截面圓和暗面對比在視覺上所造成的反差,在處理上應將靠近暗面的部分漸漸變淡,以增強這種對比.
畫投影時除了找投影的準形外,在處理上應和暗面一起來畫,然后略強調較靠前的投影部分,并逐漸變淡,使之在透視上處於遠部分的投影變虛(近實遠虛).
D、調整:調整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前面局部的刻畫中,難免會出現和整個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或者是刻畫不足或者是刻畫太過,甚至是某些局部的形不夠準確,都會影響到整體效果,在調整過程中,就是針對這些所做的進一步修改,使其在形體上準確,色調上統一和諧.
第六課:石膏寫生
以上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的圖例:
1為構圖;2為尋找結構;3為刻畫和調整后的效果.
明暗畫法和結構畫法
1、以光線的明暗變化對物體的影響來表現對象,叫明暗畫法.如上圖:鼻子、眼睛、嘴巴.(強調光影的變化)
2、以描繪物體的結構特征來表現對象叫結構畫法.如上圖:耳朵.(強調結構內在聯系)
3、對於初學者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畫法.
第二節: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一、構圖
1、構圖在整個作品的完成過程中很重要,構圖的大或小以及位置的偏或斜,都會影響畫兒的最終效果.(構圖注意事項詳見第五課<構圖>).
2、在構圖過程中要多用水平和垂直的輔助線,有了這些輔助線,你就能及時較容易地發現繪畫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注意這些輔助線不要急於擦去,在往后的較深入刻畫時,這些輔助線大多數會融入進畫面.
3、構圖是一個高度概括的一步,要抓大的形體走勢,用直線概括成簡單的幾何形體,盡量舍棄局部細節.如鼻子可以概括為長方體;眼睛則為球體等.
4、在整個構圖過程中,用筆要輕,即線應有一定的靈活性(活線),并不要求每條線位置都準確無誤,為以后的修改留下余地.
二、結構和大關系
1、在上一步基礎上,進行較細的描繪,注意描繪對象的結構同樣要用直線,概括出局部的形體以及轉折,同時應對重點描繪對象略加以強調,使之醒目,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始終明了描繪的主與次的關系,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安排(隨時停下來,我們眼前的畫都應是有突出點的,有條理主次的).
2、在尋找結構過程中可適當略使明暗,在明暗交界線結構轉折的地方用筆適當放重,并向暗部略有幾筆過渡,使之形成面的轉折.
3、在尋找結構中也同樣要考慮到整體,要讓局部始終服從於整體.
4、利用各種輔助線反復檢查整體局部的形、結構是否正確無誤.發現有偏差應立即修改,哪怕是極小的也應馬上改正過來,因為此時修改相對還較容易些,等到進入深入刻畫階段再來修改,就會麻煩多了.
5、檢查時除了多用輔助線,還有一種方法,即換個角度檢查,比如把畫倒置,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長時間同一個角度來看一幅畫,在視覺上已經產生適應性,對所看到的對象反映趨於遲鈍,換個角度會很容易發現問題的所在.
三、深入刻畫
1、進入刻畫階段時還應時時注意刻畫對象的主次關系,主要刻畫對象要始終優於次要對象,對於人物五官的刻畫,一般情況下主次順序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但根據側重的情況不同也會不同的主次關系,比如模特的嘴巴特征特別明顯,就有可能把嘴巴的刻畫放在主要位置.
2、"近實遠虛"也是刻畫時應遵守的一般規律.但對於畫面的主次關系而言,主要刻畫對象應優於"近實遠虛".
3、刻畫時骨點的強調也很重要.把握好骨點也就有了內質,堅實有力,使所表現的對象不至於留於表面.
4、在整個深入刻畫的過程中,整體關系始終優於一切.在整體關系的協調下,才會有主與次,近實遠虛的相應關系.
四、調整
1、調整是最后一步,也是關系到作品最終效果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通過了前面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回過頭來再看,我們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的不和諧,比如有些地方刻畫的還不夠,有些地方則刻畫得過了頭,甚至有些地方還會有錯誤出現,這些都會影響到畫的整體效果以及主次關系的表現,適當加以調整修補是很重要的.
2、在調整過程中還要始終以整體效果為目的.對於不和諧的地方要毫不手軟地加以修正,不要因為某一局部刻畫得很精彩而舍不得修改,要知道正是這不該精彩的地方的過於精彩破壞了整體的協調,從而造成整幅畫的不精彩.
第六課:石膏寫生
第三節:石膏像
素描石膏是學習素描的起步和入門,一件精美的素描石膏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石膏因為沒有色彩的變化,更有利於初學者集中精力把握整體特征、比例關系以及明暗變化.
下面我們將針對石膏像"戰神"為例進行練習
1、構圖: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作品的最終效果,畫正面的戰神掛面像,在構圖時應注意位置的左右均衡,由於視覺上的重心是物理中心偏上一點兒,為了使作品不致於有下沉感,在構圖時就要考慮進這一因素,使構圖位置偏上一些;
2、透視:注意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比例、透視變化.
3、整體大關系:在畫的整個過程中,把握整體關系是自始至終都應注意的;
4、色調:在畫的整個過程中,同時應做到畫面色調的心中有數;
5、重點刻畫:在服從於整體大關系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刻畫,使畫面顯得主次清楚,層次分明;
6、調整:在畫的過程中難免會陷入局部,在畫兒基本完成之時進行整體的調整尤其重要.
第四課:人物寫生
人物寫生對鍛煉學習者觀察能力和塑造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通過人物寫生學習也是在為創作打基礎,在以后的創作道路上,有沒有一個很好的寫生基礎,往往也決定著一個人的繪畫藝術的生命力.
人物寫生除了要注意在學習石膏像寫生時的構圖、色調、整體 關系、重點刻畫等,還應在質感(包括皮膚質感、頭發、衣物等的質感)、特征方面下功夫,抓住人物的獨特點,進行適當的夸張刻畫,使這一特點更為凸顯,做到既尊重於真人的描寫,又超越於照相式的原樣照搬, 從而增加藝術的感染力.
關於人物素描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在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的過程,本課所講的只是本人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一點經驗,僅供初學者參考.總之,學習繪畫最好的方法還在於自己多畫,從畫的過程中自己感受積累經驗.


相關推薦:
美術專業課
最新資訊
熱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