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考學習資料——光線的構圖作用
學習攝影藝考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學會“觀察光”,也就是要學會敏銳地去感覺“光”,積極地去發現“光”,理性地去思考“光”。光線是畫面構成的重要條件。“攝影”這一名稱本身就來自希臘文中的兩個詞“光線”和“描寫”。沒有光線根本談不上成像。正如構圖使影像具有形式和實體一樣,光線使影像清晰可辨。沒有光線,也就無所謂形狀的發現和色彩的感知。可以說,光線是形、影、色的基礎淵源。接下來寶君為攝影藝考的同學們簡述光線的構圖作用主要在光的相對強度、光的方向和光的性質三個方面煥發魅力。
1. 光的相對強度作用
某一個畫面富于視覺沖力,歸根結底是運用光的結果。不同強度的光,使畫面產生多維縱深。大反差照明,往往能創造出比均勻照明場合更富于魅力的影像。
2. 光的方向作用
一個場面無論是用人工照明或是自然照明,光的方向是首要的,因為光的方向產生一定的情緒。一些電視新聞畫面往往是正面照明,使畫面情緒顯得平淡、冷漠。從頭頂上照下來的平光使場面具有一種呆滯、單調的性質,而從個較低角度射來的光則會產生一種富于戲劇性的效果,45 度側光照明,影像層次分明,有益于提高電視畫面的表現力。光線的方向對色彩飽和度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用前向照明可獲得最大的飽和度,后向照明可降低飽和度。
3. 光的性質
光線從性質上大體可分為硬光和柔光。硬光是指光的陰影很清晰、很明顯,它固有的高照度使我們覺得它的陰影很黑,硬光的方向性很強,它一般是從很小的光源發出的。柔光是指光的陰影逐漸的形成,且具有不明晰的邊緣,相應的柔光有更淡、更柔和的陰影,柔光比硬光的照度低,沒有硬光的方向性強,常常被認為是全向的“無向”的漫射光。在一個場面里使用的每一個光源,都有各自的特點。自然光的質量也有著無止境的變化,不同季節的陽光,有能夠影響影像情調和性質的特殊的色彩特征。陰郁的氣氛和輕松的場合,它們都因光的性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視覺沖擊力。比如歡慶的新聞場面會因為記者單燈照明造成的濃黑陰影和強烈反差,使“歡樂氣氛”消失殆盡。
光的構圖作用,離不開畫面內容。什么是光的最佳運用,取決于具體內容在光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視覺意蘊。所以在攝影藝考的學習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光線。寶君將持續更新有關于藝考的更多干貨資料,請藝考的同學們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