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教你拍出形神兼備的風光
「一張照片的精髓,在于激蕩情緒的能力。」——艾略特波特,1987年
技巧固然重要,卻僅僅是攝影的第一步。掌握了曝光、控制好景深,有助于傳達想法,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想法。誠如安瑟爾.亞當斯所言:「最糟糕的事,莫過于畫面清晰,構想卻模糊不清。」
光線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愛德華威斯頓曾說:「攝影師必須處理的元素中,最重要的莫過光線。相機、鏡頭、底片、顯影劑和相紙的用途無他,就是捕捉并呈現光線。然而,盡管光線對攝影至關重要,現代攝影師卻常忽略、不了解或濫用光線。」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要拍攝風景,得先理解光線,這點看似清楚,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研究過光線?威斯頓曾建議一位朋友「帶著相機出門,親自認識光線,看看光線在熟悉與陌生的景物上,在樹、臉孔、浮云、萬里無云的天空上,產生了什么效果。仔細觀察同樣的景色在一天24小時中的樣貌。不要只是匆匆瞥過,要細細體會,直到你學會從光線的特質去觀看萬物。」他的兒子布萊特威斯頓(Brett Weston)講得更直白:「如果你對光線一竅不通,可能還是算了吧。」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一代代彩色攝影師從艾略特.波特身上學會了風景的觀看之道。他用正片拍攝熟悉的風景,強調細致的色彩與紋理,正片高反差的局限在他手中反而化為優勢。
構圖
對很多攝影師而言,構圖是攝影最困難的環節。可能正因如此,構圖法則應運而生。然而風景攝影的前輩大師對這種公式嗤之以鼻。「在拍攝前參考構圖規則,猶如出門散步前先查閱地心引力定律。」威斯頓如是說。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規則(也許稱為指引更合適)對構圖確實有所幫助,但自然世界如此復雜,不可能有規則能適用于所有情況。不過有個原則倒是永遠不會錯:精簡。最出色的構圖只擷取精華,沒有多余的景物。或者,再次引用威斯頓的話:「良好的構圖,不過是以最強烈的方式觀看并呈現。」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此外,出色的構圖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有力且抽象的設計。很多時候,攝影師會太過在意攝影的主體,而忽略了設計。舉例而言,很多攝影師在走近樹木時,對樹的影像已懷有既定想法,而忽略眼前的樹自有其獨特性質。安瑟爾.亞當斯認為:「攝影師不該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拍攝主體;如果他沒有毅然決然用心靈之眼觀看畫面,成品恐怕會令人失望。」
意境
最出色的照片要能吸引人,而且不止美麗,還要捕捉某種情緒與感覺,激發觀賞者回響。亞當斯相信,攝影師本身要先感受到那份悸動:「我拍過數千張自然景物,但只有那些在拍攝當下讓我感受最深刻的照片,才能通過時間的焠煉。」
圖片作者:Michael Frye
亞當斯以其刻劃美國自然風光的壯麗與意境的獨特能力,鞏固了他在攝影史上的地位,也抓住上百萬名觀賞者的心。他最好的作品不但表現出山脈與沙漠的不朽特性,也捕捉了一種獨特瞬間:當光線、云層和天氣都恰到好處時的感受。
這張優勝美地半圓頂山脈、巖群和瀑布的照片,以光線、天氣、反差、影調、顏色和重復出現的三角形,表現出穩重而宏偉的景觀。
要在攝影作品中注入意境,你必須和亞當斯一樣留意光線和天氣,并盡可能地運用所有視覺工具,包括線條、形狀、圖案、影調、色彩、動態、曝光和景深,去強調你想傳達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