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學習請避開這幾個誤區
隨著藝考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藝考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學習聲樂的人也越來越多,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表現方面的欠缺和不正確的發聲方式,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后期的練習得到糾正的,然而對于聲樂認識和觀念上的誤區一旦形成,則會對后期的學習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1、過早的自己選擇唱法
我們都知道聲樂分為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而初學者在最開始學習聲樂時,對聲樂還沒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又會受到媒體宣傳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常常多早的急于給自己選擇唱法,畫地為牢。
過于主觀地給自己的嗓音定性,不以客觀科學的態度對待聲部,在損傷嗓音的同時還會給學習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多走很多的彎路。順其自然的按照自己的先天條件科學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唱法,確立自己的聲部,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2、不理解聲音的概念
唱歌者聽到的聲音是經過顱骨傳到內耳的,而對于欣賞者來說是歌聲通過唱歌器官產生的音波經空氣傳導,傳導途徑是不同的,難免會出現聲音上的偏差。可能自己聽著很好聽,別人卻覺得難以入耳,也可能自己覺得很難聽,卻得到了大家的贊賞,這就是外在聲音和內在聲音的差距和矛盾的地方。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我們在練習唱歌的時候,把我們的歌聲錄下來,過后仔細聽聽,分析不足的地方,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在不考慮自身嗓音條件的承受力和學習的整體需要,一味的飆高音,勉強自己唱強音,拔苗助長,這樣不僅會損傷嗓音的健康,還會導致歌聲失去表現力。
3、過于急于求成
過于心急,覺得多練習就可以早見成效,但是,欲速則不達,唱歌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是不一樣的,聲樂練習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方法找不對,很可能就會越練越糟,每天的時間要科學安排,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一天歌唱發聲的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為宜。長時間的過度練習,歌唱器官容易疲勞。另外練習場地盡量選擇回聲較小的地方練習,這樣有助于聽到正常的聲音效果,有利于培養正確的聲音感覺。
4、選擇一個好老師
擇師是聲樂學習的第一步。偉大的意大利女高音苔芭爾迪曾說過:“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個好教師”。由此可見一個好的老師對于聲樂的學習有多重要,選擇老師不能一味迷信別人的介紹和老師的名氣,關鍵是看其鑒別聲音和選擇聲音的能力是否過硬。聲樂老師要對聲樂教學規律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把握。要怎么來判斷一個老師的好壞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看實際教學效果。上一節課或幾節課感受一下,如果在歌唱的音質、音量、音域上有一定的進步,姿勢表情和歌唱器官也沒有什么異常,則說明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你。如果本身具備基本的學唱條件,學了很久也沒見什么起色那么這個老師可能就真的不太適合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