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招生專業
主持與播音專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辦學規模和完整的辦學體系,建設了一支以專業帶頭人為龍頭、以骨干教師為主體,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大批畢業生現已成為自治區級、市級電視臺、廣播電臺的業務骨干。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院級的精品課程和院級優秀教學團隊 。主要教學圖形圖像處理、網站網頁設計、辦公應用,培養了大批的網絡網站系統開發維護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是本院新增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開展商務活動, 具有優良的綜合素質和鮮明的專業特長,能適應企業電子商務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主要面向電子商務公司等應用網絡渠道進行商品交易的相關領域,從事電子商務平臺商業運作、跨境電商交易、網店運營、產品廣告策劃等崗位的工作。
空中乘務專業是我院與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辦的校企合作專業,專業師資隊伍由具有多年飛行經驗的乘務長及資深乘務員組成,開設民航服務禮儀、客艙設備操作實務等課程。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定向培養,就業前可接受民航系統的崗位專項培訓,培訓合格后直接上崗國內和國際各大航空公司,擔任民航乘務員、民航安全員或從事地面服務等工作。
旅游管理專業(高鐵乘務方向)是我院與北京商鯤教育集團共同開辦的校企合作專業,實施準軍事化管理,以高鐵乘務職業素養教育為核心,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高鐵乘務人才。高鐵產業是新興高端產業,行業發展前景巨大、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我院嚴格按高鐵產業需求標準,打造“素質好、形象佳、氣質優”具有較強雙語能力的國際化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設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水平;培養學生的整體協調性和團隊精神。能夠運用以電腦為媒體的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能夠從事與藝術設計息息相關的廣告設計制作、包裝設計、裝飾裝修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展示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等工作的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成立于2006年7月,是通遼最早成立的,也是唯一一個職業類廣告專業。在教學中以軟件學習為主打,以理論學習為支撐。注重實踐,因材施教,把平面設計學中最重要的招貼設計,VI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等社會急需的廣告需求項目教授給學生,達到“易上手、作品快”的目標.
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創辦于2006年,按照“理論夠用,重在實踐”的教學理念,大量采取課堂教學與工作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突出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將部分專業課程改造成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專業所必需的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培養出有獨立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能適應室內設計行業發展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動漫制作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動畫制作的各個流程及環節,在專業的實訓機房和手繪實訓室進行動畫創作。涵蓋課程有手繪動畫、動畫設計、影視特效、欄目包裝等實用課程。
環境藝術設計(雕塑)專業教學中強調寫實雕塑的基礎地位,以泥塑為主,同時適量開設雕塑翻制、石雕、金屬焊接材料應用等課程。通過豐富的理論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藝術修養,拓展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
民族音樂表演系前身是哲盟藝校聲樂教研室、器樂教研室,始建于1976年,具有38年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厚的藝術教育經驗。2013年9月,學院為了突出科爾沁文化藝術特色,進行了機構調整和改革,組建了民族音樂表演系。民族音樂表演系下設蒙古族長調、蒙古族短調、蒙古族通俗、好來寶、烏力格爾、馬頭琴、潮爾、四胡、三弦、蒙古箏、古箏、新箏等特色專業課程。擁有科爾沁蒙古族長短調、四胡、古箏等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馬頭琴被評為院級精品課程,科爾沁蒙古族長短調教學團隊被評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骨干教師7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教師曾獲八省區蒙古四胡大賽中獲成年組比賽“一等獎”、《八省區烏力格爾好來寶》大賽金獎、自治區級教學名師、自治區級優秀教師稱號。
舞蹈表演專業是學院的傳統骨干專業、自治區級品牌專業和重點建設專業,開設課程主要有蒙古舞、劇目、基本功、編導技巧、民族民間舞,其中蒙古舞課程是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基本功課程為院級精品課程。舞蹈系擁有建筑面積6629平方米的獨立教學樓,面積278平方米排練廳13個,先后建立了云南吉鑫宴舞演藝有限公司、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北京天文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11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舞蹈系教學團隊由38人組成,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14人,雙師型素質教師16人,碩士研究生3人。聘請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舞蹈學院副院長、著名舞蹈教育家楊敏,著名蒙古族舞蹈家斯琴塔日哈等專家為客座教授。蒙古舞教學團隊為自治區優秀教學團隊。舞蹈系堅持特色辦學,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取得驕人成績。安代舞《安代-道木歌》獲第五屆華北五省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表演三等獎,參加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獲原創劇目三等獎、優秀表演獎;安代舞《諾恩吉雅》參加中蒙國際蒙古舞蹈展演活動獲表演優秀獎;選送節目參加第一屆、第二屆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內蒙古賽區決賽包攬兩屆一、二等獎;參加全區中職學校藝術展演榮獲一、二等獎。2017年參加全區高職院校藝術技能大賽,獲二、三等獎,并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高職院校藝術技能大賽獲國賽三等獎。
音樂系由原哲盟藝術學校聲樂教研室、器樂教研室、音樂理論部合并后組建,創始于1976年,具有四十年的發展歷史。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相對合理的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專業教師3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講師21人,助講7人、外聘教授2人;兼職教師9人,其中副教授4人,講師5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1人。聘請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托馬斯•羅森克瑞斯,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劉詩昆,沈陽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研究生導師曲歌先生,內蒙古藝術學院著名藝術評論家、教育家李樹榕為音樂系客座教授。
音樂系現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一個、重點建設專業一個。視唱練耳課、鋼琴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級精品課。2004年以來,音樂系教師共發表專業性著作及論文150余篇,副教授李成文發明的“抗弦變耐用揚琴”榮獲了國家發明專利,并榮獲通遼市委、市政府授予的“科爾沁英才”榮譽稱號,副教授趙明宇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十二五”全區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先進個人。教師王文臻、李蕾分別在內蒙古自治區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高職高專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組二、三等獎;音樂系學生劉曉娜在自治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藝術專業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藝術專業三等獎。2017年,鋼琴專業學生周鳴波在全區高職院校藝術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國賽獲三等獎。
音樂系課程設置為:聲樂方向有民族、美聲、通俗;器樂方向開設課程有鋼琴、手風琴、電子琴、雙排鍵、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長笛、薩克斯、巴松、小號、圓號、長號、西洋打擊樂、鋼琴調律、音樂制作、竹笛、二胡、揚琴等;音樂理論課程為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和聲學、樂器法、歌曲寫作、藝術概論、音樂欣賞、形體課、正音課、合唱與指揮、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
音樂系為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國家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中國愛樂樂團、沈陽音樂學院、吉林省藝術學院、內蒙古藝術學院及區內外藝術團體、教育機構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