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教學之我見
【摘 要】本文通過服裝表演的發展歷史,分析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從形體訓練的意義闡述形體訓練對于服裝表演的重要性。并從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的內容入手,對傳統的形體訓練方式進行效果分析,提出創新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方式的構想。
【關鍵詞】服裝表演 形體訓練 課程體系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美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服裝美的鑒賞,已不再局限于靜態的櫥窗展示,人們對服裝美的判斷更趨向于通過動態展示的效果來決定。服裝表演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服裝表演是一門注重形體美的表演藝術,因此形體訓練是服裝表演訓練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有助于模特提高各項服裝表演技能,學會掌握各種科學合理而又優美的姿態,塑造健美的體形,提高自己的形體控制能力,從而實現用肢體表演駕馭服裝、提升服裝美的表現力。
一、服裝表演與形體訓練的意義
(一) 服裝表演的發展歷史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的發展, 服裝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蔽體擋寒, 而更突顯出穿著者的品位與氣質,以及個人審美情趣。最早的模特是1391年出現的“時裝玩偶”,類似于今天的塑料假人模特,實現了服裝的靜態效果展示。直到1845年,法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真人模特—Marie Vernet,服裝的展示方式由靜態展示開始向動態展示轉變。隨著人們對文化藝術活動的欣賞水平逐漸提高,服裝動態展示逐漸與歌舞、戲劇、燈光、舞美、音樂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形成了服裝表演的概念。
(二) 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形體訓練的關系
從服裝表演的發展歷史來看,服裝表演發展至今,經歷了從簡單的真人穿上服裝、擺幾個姿勢供人欣賞,發展成通過復雜的音樂劇、舞臺劇表演服裝的形式。最后,又回歸到通過簡單的T臺走秀配合燈光、舞美、音樂來表演服裝。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形體表演都在服裝表演中起主導作用,模特的形體動作是否優美得體,都對服裝表演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的流行趨勢來看,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也將是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元素,對形體表演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且需要不斷地創新形體表演方式。形體訓練的模式也應進行相應地改革與調整,以適應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
二、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
(一)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內容
1.有氧運動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非常注重有氧運動。因為傳統的運動科學理論認為有氧運動最為能夠燃燒體內脂肪,并且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減脂效果最佳。形體訓練中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跑步機、原地腳踏車、健美操、跳繩等,每次訓練時間持續在30分鐘以上。在進行有氧運動之前,需要做好熱身運動,減少運動損傷。
2.形體舞蹈基本功訓練
主要為芭蕾舞基本功訓練。訓練動作包括手位、腳擦地、劃圈、蹲、踢腿、小跳等標準芭蕾舞規范動作,以及壓腿、拉腰、開肩等韌帶拉伸運動。
3.部位塑形訓練
傳統的服裝表演較為強調模特身體的部分部位的美觀。女模特的臀部要求圓潤、結實、高翹,胸部要求堅挺而有彈性,且胸圍不超過75B;四肢纖細且平直,沒有明顯肌肉。男模則更為看重肩寬、胸大肌、腹肌。訓練的工具為啞鈴、平凳及組合器械。
(二)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效果分析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在減脂塑身方面,重有氧運動,而輕無氧運動。最新的運動科學實驗證明:單一的有氧運動在減脂的同時,更多的是減掉人體內的水分,當減脂減到一定程度(通常這部分脂肪占人體脂肪比例很小)就不能再減。形體舞蹈為單一的芭蕾舞基本功訓練,雖然模特經過訓練后,身材變得挺拔,動作也規范、美觀,但弊端是過于嚴肅和規范的芭蕾舞作風會讓模特在表演時,動作過于單一,并且模式化。對部分部位進行塑形,關注的重點部位的確變得更完美,但如果與別的部位看起來不協調,可能會影響身材的整體美感。
三、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改進構想
(一)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并重
在減脂塑形的訓練教學中,帶學生進行有氧運動之后,有必要教會學生一些無氧的力量訓練方法。新的運動科學理論認為,減脂最有效的方式是將脂肪轉化為肌肉。需要改變女模排斥長肌肉的陳舊觀念,國外越來越多女模特開始重視肌肉塑形訓練,只要肌肉線條優美平滑,就不會顯得粗獷,身材會更有美感。
(二)將瑜伽和爵士舞引入形體舞蹈訓練
瑜伽不僅可以矯正身形,更注重內心的體驗和心境的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瑜伽訓練,模特的氣質得到從內而外的提升。爵士舞對提高模特的形體表現力及對樂感的提升效果顯著。
(三)將彈力帶與健身球引入部位塑形訓練
運動科學的發展帶來了健身工具的革新,彈力帶與健身球作為新興的塑形健身工具,與傳統的健身器械相比,有許多優越性;不僅在塑形效果上為全世界多數健身教練認可,其獨特的趣味性也將提升學生對形體訓練課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雪. 時裝模特形體訓練的教學特點[J].科技信息,2010:15.
[2]高亞麗. 論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訓練體系[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2(9):63.
[3]肖彬,張艦. 服裝表演概論[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關鍵詞】服裝表演 形體訓練 課程體系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美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服裝美的鑒賞,已不再局限于靜態的櫥窗展示,人們對服裝美的判斷更趨向于通過動態展示的效果來決定。服裝表演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服裝表演是一門注重形體美的表演藝術,因此形體訓練是服裝表演訓練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加強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有助于模特提高各項服裝表演技能,學會掌握各種科學合理而又優美的姿態,塑造健美的體形,提高自己的形體控制能力,從而實現用肢體表演駕馭服裝、提升服裝美的表現力。
一、服裝表演與形體訓練的意義
(一) 服裝表演的發展歷史
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的發展, 服裝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蔽體擋寒, 而更突顯出穿著者的品位與氣質,以及個人審美情趣。最早的模特是1391年出現的“時裝玩偶”,類似于今天的塑料假人模特,實現了服裝的靜態效果展示。直到1845年,法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真人模特—Marie Vernet,服裝的展示方式由靜態展示開始向動態展示轉變。隨著人們對文化藝術活動的欣賞水平逐漸提高,服裝動態展示逐漸與歌舞、戲劇、燈光、舞美、音樂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形成了服裝表演的概念。
(二) 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以及與形體訓練的關系
從服裝表演的發展歷史來看,服裝表演發展至今,經歷了從簡單的真人穿上服裝、擺幾個姿勢供人欣賞,發展成通過復雜的音樂劇、舞臺劇表演服裝的形式。最后,又回歸到通過簡單的T臺走秀配合燈光、舞美、音樂來表演服裝。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形體表演都在服裝表演中起主導作用,模特的形體動作是否優美得體,都對服裝表演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的流行趨勢來看,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也將是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元素,對形體表演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且需要不斷地創新形體表演方式。形體訓練的模式也應進行相應地改革與調整,以適應服裝表演的發展趨勢。
二、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
(一)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內容
1.有氧運動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非常注重有氧運動。因為傳統的運動科學理論認為有氧運動最為能夠燃燒體內脂肪,并且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減脂效果最佳。形體訓練中常見的有氧運動包括跑步機、原地腳踏車、健美操、跳繩等,每次訓練時間持續在30分鐘以上。在進行有氧運動之前,需要做好熱身運動,減少運動損傷。
2.形體舞蹈基本功訓練
主要為芭蕾舞基本功訓練。訓練動作包括手位、腳擦地、劃圈、蹲、踢腿、小跳等標準芭蕾舞規范動作,以及壓腿、拉腰、開肩等韌帶拉伸運動。
3.部位塑形訓練
傳統的服裝表演較為強調模特身體的部分部位的美觀。女模特的臀部要求圓潤、結實、高翹,胸部要求堅挺而有彈性,且胸圍不超過75B;四肢纖細且平直,沒有明顯肌肉。男模則更為看重肩寬、胸大肌、腹肌。訓練的工具為啞鈴、平凳及組合器械。
(二)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效果分析
傳統的服裝表演形體訓練在減脂塑身方面,重有氧運動,而輕無氧運動。最新的運動科學實驗證明:單一的有氧運動在減脂的同時,更多的是減掉人體內的水分,當減脂減到一定程度(通常這部分脂肪占人體脂肪比例很小)就不能再減。形體舞蹈為單一的芭蕾舞基本功訓練,雖然模特經過訓練后,身材變得挺拔,動作也規范、美觀,但弊端是過于嚴肅和規范的芭蕾舞作風會讓模特在表演時,動作過于單一,并且模式化。對部分部位進行塑形,關注的重點部位的確變得更完美,但如果與別的部位看起來不協調,可能會影響身材的整體美感。
三、服裝表演形體訓練改進構想
(一)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并重
在減脂塑形的訓練教學中,帶學生進行有氧運動之后,有必要教會學生一些無氧的力量訓練方法。新的運動科學理論認為,減脂最有效的方式是將脂肪轉化為肌肉。需要改變女模排斥長肌肉的陳舊觀念,國外越來越多女模特開始重視肌肉塑形訓練,只要肌肉線條優美平滑,就不會顯得粗獷,身材會更有美感。
(二)將瑜伽和爵士舞引入形體舞蹈訓練
瑜伽不僅可以矯正身形,更注重內心的體驗和心境的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瑜伽訓練,模特的氣質得到從內而外的提升。爵士舞對提高模特的形體表現力及對樂感的提升效果顯著。
(三)將彈力帶與健身球引入部位塑形訓練
運動科學的發展帶來了健身工具的革新,彈力帶與健身球作為新興的塑形健身工具,與傳統的健身器械相比,有許多優越性;不僅在塑形效果上為全世界多數健身教練認可,其獨特的趣味性也將提升學生對形體訓練課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雪. 時裝模特形體訓練的教學特點[J].科技信息,2010:15.
[2]高亞麗. 論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訓練體系[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2(9):63.
[3]肖彬,張艦. 服裝表演概論[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服表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