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視象在表演藝術創作的作用
[摘要]“內心視象”是演員頭腦中形象思維的產物,在表演藝術中,其對于話劇演員具有重要的創作意義,它直接關系到一個演員能否創造出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
[關鍵詞]內心視象;表演;藝術創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5)21-0088-01
一、內心視象的定義及其在表演中的重要作用簡述
我們把舞臺上進行的語言行動,并在演員內心視覺的屏幕中所映出的這一系列活的物的影象,稱為“內心視象”。據了解,內心視象在很多領域都被廣泛應用,如,聲樂、播音主持等,在表演藝術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一個演員能否創造出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內心視象建立的過程其實就是演員對角色認知并逐步完善的過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舞臺人物形象的創作分為五步,他把內心視象作為成功創作的首要條件,說明其關鍵性和重要性,可見內心視象建立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最終創作人物的成功與否。其次,內心視象的建立目的是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為了避免體現的人物形象太過單一,導致舞臺人物形象蒼白,無法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建立內心視象的過程中一定要體驗生活,這樣才能挖掘出人物內心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情感,這樣創作出的人物讓觀眾看后才會引起共鳴,深刻地打動觀眾。
二、影響及形成內心視象的幾個重要因素
(一)劇本分析和角色分析是內心視象形成的基礎演員創作是二度創作,但是以原有作品為依托,以作品人物為基準,雖然演員創造過程中有自己的創作,但不可與原作者的思想背道而馳,所以就需要演員認真、深刻、正確地研究劇本,只有一個好的認知才能是成功創作人物的開始。其次,在了解劇本的過程中,導演會要求演員集體通讀劇本,這樣可以避免演員在創造人物形象時太自我化,沒有跟劇本中的人物交流起來,創造出的人物不生活,像讀臺詞。需要演員在讀劇本時,了解劇本的歷史背景,以及與其他人物之間的外在和內在關系,以及作者想要在劇本中引申的內在寓意。還要分析自己與劇中人物性格的異同點,要學會理性和感性的統一,使演員本身和劇中人物可以完美地結合。劇本分析和角色分析在我們大腦中是同步進行的,在我們了解整個劇本的同時,也對每個角色有了自我認識和分析。但有時是我們主觀的感性認識,所以對每個角色要有全面的認知,從各方面分析他的性格、內心思想,這樣的人物才有層次性,最后創造出的人物才夠鮮活,夠真實。
(二)生活體驗和演員的主觀因素對內心視象的作用和局限當我們把劇本深刻地分析完后,做了完善的案頭工作,我們就進入了角色構思的下一個階段,就是生活體驗和演員的主觀因素。生活體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演員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成為直接體驗。二是通過其他人實踐過、科學的間接經驗來豐富自己的直接經驗。對演員來說,對一個角色的體驗首先來源于自身的生活經歷,這樣可以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內心。如果演員對角色的體驗感覺到陌生時,要有對自我的很大突破,但有些角色跟演員自身出入很大,把握起來沒有著手點,這時演員就要選擇一些跟自身有相同點,但又可突破自身的角色。所以無論是什么樣的角色,要想展現得活生生,都需要演員深入、全面地了解角色內心,所以一定要體驗生活,直接或者間接體驗。但在體驗的過程中一定要依據生活,來源于生活,不能憑空捏造,扭曲生活本質,那就失去了意義。
(三)結合自身實踐闡述排練過程中內心視象的完善《搭積木》揭示了身處變革時代的現代男女,劇本中很少的人物卻反映社會現象的激烈情感碰撞。當塑造角色時,我合作的對手連眼神也不敢交流,情緒孤立。排練時,在夫妻爭吵的過程中,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對手直接甩了我一耳光,還指著鼻子罵我,我當時內心的怒火突然燃燒了,一下子進入了角色內心。我和對手的碰撞便開始了,對手的刺激對我的內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我內在情緒真實的體驗,有了真實的內心視象,從而體現真實的相互行動。這些真實有機的反應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人物之間的關系,演員的行動是相互的,我們要體驗和把握內心,能夠在舞臺上互相影響,創造出真實的交流。
三、內心視象對表演藝術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要對藝術保持一顆虔誠的心,這樣我們的創作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這個影視快餐的時代,我們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巧和素養,更為重要的是永遠不要忘記走心,要從內心視象做起,因為只有內心視象,才會有外部形象,讓我們真正體驗到表演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內涵。
參考文獻:
[1]董德光.戲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
[2]郭溥瀾.論“內心視象”的舞臺藝術特性[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1(00):114-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