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如何預測美麗霞光?
相信每一個孩童都好奇過:“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但是為什么有時日出或日落的天空又變成了紅色?”這一切的關鍵因素,其實都源于太陽光,是它帶來了全部的色彩(如彩虹)。當太陽光射入大氣層時,空氣中的塵埃對陽光產生散射,這種散射將波長最短的藍色光線分散,便形成了藍色的晴天。
而在日出或日落時,因為太陽的位置處于更低的角度,所以光在天空中傳播的距離更遠。同時這也使得藍色波長的光線被阻擋且散射的更遠,從而留下波長較長的紅色和黃色呈現在天空中。作為攝影愛好者你一定希望自己能擁有超能力:如諸葛孔明夜觀天象推測隔日美麗朝霞或夕陽。在以前,這恐怕只能是癡人說夢。但現如今,通過浪攝派所發現的一些奇技淫巧,有助于你來實現這個愿望。
因素的秘籍其實源于一段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這諺語可以幫你提前判斷天氣。因為朝霞之后都有較大幾率出現雷雨,而晚霞恰好多是雷雨之后的好天氣。那么知道這個可以預測朝晚霞的規律后,你需要一個好的天氣預報 App 或網站,它會給你一個詳盡的每小時天氣報告:云量,空氣質量,濕度和風速等。
★云和云量
云是壯麗彩霞的關鍵要素,如沒有云,霞光必定沒戲。雖說云的存在固然重要,但同時,多數人都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是“云”創造出了色彩。其實不然,在這兒云就像一塊畫布,漫射陽光呈現出色彩。而高層次云和中層次的云是最實用的畫布,它們可以反射日出日落中紅黃的顏色。
積云則很可能無法讓在處于地平線位置上的落日光穿透它們,便從而漸漸淡去了色彩。而低云(如烏云)最不利于陽光散射,因為云層在地平線位置上又低又厚,陽光很難將其穿透。當然,過多或過少的云量都不會利于拍攝美麗霞光。因此你應耐心地查詢詳盡的天氣預報的資料。
云量在30%~70%時,是條件較好的時候。
下午時分,你便可以開始觀察云的情況,如果此時的天空看起來較為良好,還得盼望這云出現日落。不容置疑的是,如果沒有強勁的風,這些云將很有可能構成一片綺麗的霞光。
云簡述以及影響
卷積云:看起來像水波紋,通常是藍天。
高積云(魚鱗云): 常發生于片狀或斑塊波浪狀,圓形的塊或卷,像小棉球。他們一般都是白色或灰色,通常在暴風雨之后出現。
積云(易于辨認的):體積較大的,呈白色的。
卷云:一般特點是看上去略微輕薄、并帶有纖細的絲。這些云往往伴隨著鋒面系統,表明氣象條件可能將很快惡化。但這將是最合適拍攝的一種云。
★清新的空氣
清新的空氣能非常有效地散射藍色波長光,由于這個原因,所以拍攝霞光的最好時刻是暴風雨之后。
通俗來說,較低的云較少散射鮮艷的顏色。但例外的是,在曠闊海洋的熱帶地區,特別干凈的低層大氣也可以散射出更鮮艷的色彩。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絢麗多彩的霞光作品攝于臨近熱帶地區的原因。(如普吉島、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等)
★空氣濕度
空氣的濕度含量可以影響日出日落顏色,較低的濕度會衍生出更明亮的顏色,因為大氣中的水會吸收部分的光而損失部分顏色。所以在秋冬季通常比在溫暖的季節產生更低的空氣濕度更利于出現霞光。
風,是一個能夠增進或湮滅一個多云綺麗日出或夕陽的因素。
風向與風量的變化可能會導致云層形成波紋狀或巨浪狀,有時風能創造出一個恰到好處的效果,從而反射出更綺麗的紅光。另外在日出或日落之前,少許微風也有助于減少空氣中的塵埃。
當然風也有可能制造出不利因素,如:帶來很厚的云層或把本來形態很好的云吹跑,只留下光溜溜的天空,這是多么尷尬的事啊。所以在這時,一個好的天氣應用軟件或網站可以如同雷達一般,告知你所處位置的云如何變化。
總結預測霞光技巧:➀ 中層次或高層次的云;➁ 30% 至 70% 云量覆蓋;➂ 清新的空氣;➃ 低濕度;➄ 微風。
最后,對拍攝日出日落時的攝影者友情提示:日出之前與日落之后,太陽在地平線后的15至20分鐘的內的余輝,可能比日出于地平線或日落于地平線后更為綺麗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