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音樂藝考,樂理資料(二)
第二章 節奏 節拍
一切協調、平衡、有次序的進行都可以稱為節奏。節奏可以獨立存在。 在音樂中具體表現為:用強弱相互交替,將音的長短關系組織起來,稱為節奏。 有強、有弱的相同時間片斷,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環重復,稱為節拍。 在音的強度上相對突出的音稱為重音。在節拍構成的重復中而使用的重音叫節拍重音,它通常是有規律的循環進行,如隔一拍、隔二拍等。 用固定音值來構成節拍的每一時間片斷,稱為單位拍。
一、 拍子
1.拍子的記號
在樂曲中,用固定的音值來表示的節拍單位稱為拍子。拍子由分數來標記。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所包含單位拍的數目,分母表示單位拍的音符時值。
2. 小節、小節線
在樂曲中從一個強拍到另一個強拍之間所包含的部分稱為小節。 按拍號所標明的每小節中單位拍的數目,將音符劃分開的垂直線,稱為小節線。
例
樂曲段落之間,或拍號等其它符號要變更時,寫雙縱線。 樂曲全部結束時,寫終止線。終止線也是兩條垂直線,第二條線用粗線條表示。
二、拍子的種類
1.單拍子 每小節有兩個或三個單位拍,但只有一個重音的拍子,稱為單拍子。
a)2拍子 2/4 2/2 2/8等 每小節中強弱拍相互交替出現的拍子。規律為:強 弱
b)3拍子 3/4 3/8 3/2等 每小節中第一拍強,后兩拍弱。規律為:強 弱 弱
2.復拍子 每小節中單位拍的數目超過四個以上(含四個)并有兩個重音出現。
a)4拍子 4/4 4/8 4/2等 每小節中除第一拍為強拍,第三拍也為強拍。為了與2拍子有所區別, 因此第三拍的強拍,比第一拍稍弱點,稱為次強拍。規律為:強 弱 次強 弱。
b)6拍子 6/8 6/4等 每個單位拍可獨立存在,也可合并成較大的單位拍。規律為: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c)9拍子 9/8 9/16等 一般可由三個小單位拍合為較大的單位拍,按3拍子的規律進行。
d)12拍子 12/8 12/16等 多數情況下,按4拍子的規律來進行。與4拍子不同之處在于每個單位拍中音符流動性增強了。
3.混合拍子 將兩拍的單拍子與三拍的單拍子,按照先后次序出現在同一小節內,稱為混合拍子。
a)5拍子 5/4 5/8等 兩拍加三拍的組合或反之。
b)7拍子 7/4 7/8等 由3拍子加4拍子組合而成,或將4拍子再細分為兩個2拍子相加。
c)8拍子 8/8 8/16等 同樣也是由基本的二拍單位拍加三拍單位拍組成,單位拍的數目與拍號中相符。
4.變拍子 在音樂中,各種拍子的交替出現稱為變拍子。 在拍子的變換中,可由前面所講的任何一種拍子,與另一種拍子或多種拍子變換組成。
5.切分 改變原有節拍進行中的強弱規律,所產生的強音,稱為切分音。
三、節奏記譜法
為了便于視譜,并從節奏和節拍中感受韻律,將音符與休止符按單位拍劃分組合。 許多節奏的組合在音樂進行中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并具有較典型的意義,稱為節奏型。 如 (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
八)等。 節奏型的本身有時也可以說明樂曲的大致風格,如:圓舞曲,進行曲等。 節拍與節奏在進行中是相互存在的,節奏的表現形式較為直觀。
(一)各種拍子的節奏組合
1.4拍子 4拍子中第三拍是次強拍,要明確劃分。一般情況下第一、二拍組合,第三、四拍組合。
2.3拍子 強拍突出,弱拍合并,或強弱合并,第二個弱拍分開書寫。
3.6拍子 以三拍為一個整體進行組合。
4.3拍子與6拍子組合的區別 音值長短相同,但單位拍不同的音符組合時,要明確6拍子中次強拍的位置,明顯劃分并組合。
(二)休止符的組合方法
1.4拍子
與同時值的音符寫法相同,明確次強拍的位置。
2.3拍子
與音符的寫法稍有不同,弱拍的休止符也分開表示。
3.6拍子
休止符同樣要明確次強拍的位置。
(三)符杠的連接 兩拍以上的許多音符共用符尾時,按基本的規則連接。
兩拍以上的組合中,音符時值不同,符杠要斷開。音符過于密集,時值較短,以單位拍為組進行組合。
(四)連音符
將音符整體按照二等份細分,是基本劃分方式。將同樣的音值自由劃分,它的音符數量與基本劃分不一致,是特殊劃分方式,這種方式形成的一組音,稱為連音符。用連音符線和相應的數字標記,區別于其它音符形式。 連音符之中可包含休止符。
符尾方向直接用數字表示,符頭方向加上數字和連音符線。 音值基本劃分的等份為二、四、八、十六份等,以此類推。 連音符時值的長短,與它所代替的基本劃分音符的時值相同。
三等份代替基本劃分的二等份,稱為三連音。 基本劃分的四等份和八等份之間,可自由劃分五、六、七等份。用它們代替四份,分別稱為五、六、七連音。
音值長短與四等份相同。符點音符的基本劃分等份為三份。自由劃分的二等份與四等份代替三等份,稱為二連音,四連音。
(五)變音記號 用來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的記號,稱為變音記號。
1.種類 變音記號可分為五種:升號 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降號 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還原號 表示將已經升或降的音還原成基本音級;
重升號 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一個全音;重降號 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一個全音。這些記號是固定的標志,但在實際運用中,要靈活的改變。升高音不一定是升號,降低音不一定是降號。例:將降B升高半音,應在B音符前寫還原號,而不是升號。它是指在原來已經降低的音符上,升高半音位置。所有音符的升、降、還原都要從音符所在的實際高度上去考慮。
2.變音記號的作用
a)調號的用途(調號后述)寫在五線譜譜號后面某個音的位置上,表示整個樂曲中這個音符都需要升高或降低。
b)臨時升降的用途 變音記號作為臨時標記,涉及的范圍僅限于一小節之內。
第三章 音階
在音列的基礎上,找一個主音,按照高低次序和音之間一定關系,進行到下一個主音的排列,稱為音階。 音階每一音級分別由羅馬數字Ⅰ、Ⅱ、Ⅲ、Ⅳ、Ⅴ、Ⅵ、Ⅶ標記。
每一級音的名稱分別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
音階可以從任何一級自然音級或變化音級上構成( 重升,重降除外),開始音稱為主音。用主音的音名作為音階的名稱。
一、大調音階:
以C開始為主音,音階排列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大調音階的色彩,體現在第Ⅰ級與第Ⅲ級之間為兩個全音關系,較為明亮。
Ⅰ級主音,Ⅳ級下屬音,Ⅴ級屬音,Ⅶ級導音,Ⅲ-Ⅳ級,Ⅶ-Ⅰ級是半音。
這種音階由相同的兩部分組成,稱為自然大調音階。
1.升號系列的音階
將C大調的屬音G作為新的主音,按同樣的關系排列,形成新的音階。
按原來的結構排列Ⅶ-Ⅰ是半音,所以將Ⅶ級上的F升高半音,這個固定升高的音,寫在五線譜左端,稱為調號。
2.降號系列的音階
將C大調中下屬音F作為新的主音,結構不變,形成降號系列的音階,以此類推。
與自然大調音階相比較,將第Ⅵ級音降低半音,稱為和聲大調音階。Ⅵ-Ⅶ級之間形成全半音(三個半音相加) 與自然大調音階相比較,上行不變,下行降低Ⅵ、Ⅶ級,用臨時記號標明,稱為旋律大調音階。
二、小調音階
小調音階將大調音階中第Ⅵ級作為主音,形成音階。
音階可以從任何自然音級或變化音級上構成,( 重升、重降除外),開始音稱為主音。
小調音階也可分為三種:小調音階的色彩體現在第Ⅰ級與第Ⅲ級之間,一個全音,一個半音,色彩較為暗淡。
1.自然小調音階: 以a開始為主音,音階排列為: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
2.和聲小調音階: 與自然小調音階相比較,臨時升高第Ⅶ級。Ⅵ-Ⅶ級之間為全半音。
3.旋律小調音階: 與自然小調音階相比較,上行臨時升高第Ⅵ、Ⅶ級,下行還原第Ⅵ、Ⅶ級。
三、半音階:
音階由半音組成。
半音階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音階,它是在自然大調、小調音階的全音之間,填入半音形成的。填充的音符用實心符頭表示。
半音階有幾種寫法:
1.在自然大調音階基礎上,上行的全音之間升高低音填充,下行的全音之間降低高音填充。
2.上行用降Ⅶ級代替升Ⅵ級,下行用升Ⅳ級代替降Ⅴ級。
3.在自然小調音階基礎上,用降Ⅱ級代替升Ⅰ級,上下行一樣。(下行加上還原記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