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考試常見曲目解析
《上海女民兵》
歌曲表現了海上女民兵的颯爽英姿以及保家衛國的精神風貌,全曲由帶再現的三段式加曲尾襯腔構成。并以海南民歌為基礎發展創作。引子是表現螺號聲聲、海浪滔滔的節奏音型的連綿起伏。第一段為四樂句,以第一樂句的節奏型貫穿,演唱處理叫自由,分解和弦式的音調模仿海浪起伏跌宕,形成一種豪邁的氣概。第二段音調流暢而舒展,優美抒情。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形成呼應統一。曲尾的補充腔以及人聲模仿的螺號聲、漸漸減弱、徐徐隱去,給人以回味的意境。
《漁光曲》
歌曲是作于1934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題歌,其采用三段式的結構,雖然各段的音調有所變化,由于統一的節奏型和用同一樂句寫成的引子和間奏,使各段之間的聯系得以加強,從而較為統一。由于歌曲描繪的是當時漁村破產的凄涼景象,雖然曲調采用了五聲音階的宮調式,但卻沒有一般大調的明朗色彩,在徐緩的速度和質樸的歌詞以及委婉惆悵的音樂中,透露這壓抑和哀愁。
《我屬于中國》
這首歌曲由二段式構成。第一段是復樂段結構,由于歌詞的第一、三句基本是排比句式,音樂的第一、三句也基本相同,曲調前后呼應,形成音樂統一。歌曲的第二樂段采用平行結構的手法,即第一、二兩句,第三、四兩句,第五、六兩句的曲調基本相同,形成音樂的高度統一。歌曲通過各種各樣的比喻,如星辰閃爍、種子花朵、冷漠沉默、滄桑體魄、流浪腳步、屈辱記憶、海邊漁火、團聚歡樂等,表明了我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一切都屬于祖國。
《多情的土地》
這首歌曲情感濃烈,藝術感染力很強,全曲由樂段加補充構成。歌曲主題的節奏頗具特色,三連音與拍內切分的節奏型貫穿全曲。裝飾音的運用、力度的變化、優美的曲調,形成時而是急促的吟誦時而是悠揚的詠嘆,強烈的抒發了人們對祖國的無限深情。曲尾的補充,是歌曲開始句的再現、變化,并逐漸減慢減弱。旋律反復詠嘆,表達了人們深沉而內在的情況。
《紅莓花兒開》
歌曲是前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曲譜不僅優美抒情,而且具有俄羅斯的民族風格。全曲采用四句體樂段加補充句的結構形式。歌曲四樂句樂段曲調的音區較低,話白式的音調,表現了少女吟唱時的微妙情緒。樂段結束后補充樂句作模進,推向歌曲的高潮,之后的襯句以兩小節為一動機連續模進,高潮之后逐步平靜,再加補充句結束全曲。歌曲樸實,情感真摯,細膩地表現了少女初戀時的內心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