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的培養
引言
我國播音主持行業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專業院校的教學和培養模式則逐漸呈現脫節的趨勢。因此,如何改進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重點。
1.播音主持的人才培養現狀
1.1播音主持的人才來源與就業狀況
播音主持類專業是伴隨著廣播電視而發展的,其一直是播音員主持人培養的主體,越是在專業的播音電視機構里,科班出身的專業主持占比越大。據統計,目前國家各級電視廣播機構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已長期處于飽和狀態,但專業型、娛樂型以及新媒體類節目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卻在持續增長,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播音主持人才的來源逐漸多樣化,以新聞傳播類專業為代表的人才也進入到播音主持行業中,使人才來源更加多樣化。類似的,播音主持行業的就業形式也變得更為豐富,除傳統的面試招聘以外,還出現了主持人大賽、公開選拔等多種形式。選拔形式的多樣化,也使許多非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參與到競爭中來,因此增加了就業難度。
1.2 當前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方法
自從開辦第一個廣播專業類院校以來,到目前我國設置有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已達近500所,學科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同時具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多個播音主持類人才層次。在課程設置上,不僅有新聞播音、發聲、形體等與播音主持息息相關的專業課程,也有新聞學、傳播學等涉及新聞媒體專業的文化理論課程。雖然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改進空間。
1.3 播音員主持人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播音主持類專業的開設,播音員主持人行業增添了大量人才,但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仍然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講,是因為播音主持專業培養缺乏核心競爭力,不能滿足行業需求。一方面,院校學生普遍只重視幾項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不能滿足新媒體時代對復合人才的需求。另外,院校的教學資源缺乏、配套設施不健全,也是引發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點
2.1 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
播音主持是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傳播者,同時也是媒體和節目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播音員主持人一方面要具有出色的語言能力,既能很好地運用播音主持技能進行表達,同時又要具有豐富的知識面,能夠快速有效地接收各類專業和非專業知識,并將其準確生動地傳播出去。實際上,播音主持的綜合素質包含了思想道德素養、業務能力、心理素質和責任感四大方面。首先要嚴于律己,正確理解播音主持工作所需要秉承的價值觀,體現出良好的修養。播音主持是一項難度較高的技術性行業,因此要想達到很高的水平,不僅要有一定的天賦,還要經過刻苦訓練,不斷學習新技能,才能不被行業所淘汰。作為一項實時性很高的節目,播音主持應當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遇到突發狀況一定要鎮靜,即使出現失誤,也要靈活并快速地修正過來。對播音主持人員來說,最重要的是高度的責任心,只有秉持真誠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職業,在節目中融入包容、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關懷,才能保持住對職業的熱情,成為一名出色的播音主持人。
2.2 播音員主持人工作的特點
相比其他媒體類職業,播音員主持人職業具有顯著的特點,播音主持人員對所主持的節目和傳播的內容具有很強的主觀影響,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觀眾的判斷力。人際交往心理學顯示,如果傳播者受到傳播對象喜愛,那么傳播對象會更容易接受所傳播的信息、觀點;如果傳播者具有名片效應,成為公眾人物,將會更有利于其傳播的信息產生影響力。但同時,相對于平面媒體,通過播音主持所傳播的信息在權威性等方面存在劣勢,尤其隨著當前新媒體的興起,各種形式和內容的節目魚龍混雜,很難在傳播對象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3.加強播音員主持人培養的措施
3.1 加強學科建設與專業課程改進
當前的播音主持專業課程中,一部分實踐性質的課程可以直接與實習活動相補充,例如語音和播音發聲、語言表達等課程,其課時可以在現有學時的基礎上適當壓縮,并補充相應的實習和實踐活動,并為大四實習預留出更多時間。在教材方面,當前院校使用的部分播音類教材所選取的素材年代較為陳舊,內容與當下常見的體裁、格式不相符,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因此需要把業界的專家學者組織起來對播音主持類的教材進行重新編訂。在播音員主持人就業時,普通話等級和職業資格證明尤為重要。但院校的課程培養計劃中,卻很少對專業技能有明確的要求,因此為了提高畢業生質量,滿足行業需求,院校應當對此類就業必需的專業技能納入考核,甚至可以計入學分。
3.2 培養模式的調整
傳統的播音員主持人培養模式類似于流水線作業,培養的人才千篇一律,滿足不了新媒體時代對于播音主持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院校可以考慮將播音主持專業的培養模式多樣化,提出更多特色培養方向。如有的院校新聞傳播專業具有學科優勢,便可以依托其建立偏向于新聞報道特色方向的播音主持;有的院校具有制作獨立節目的實踐經驗和實力,則可以培養具備制片人特色的播音主持人才。豐富播音主持的培養模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出符合當前行業需求的優秀人才,更有利于院校的學科交叉建設和交流學習。
3.3 加強語言表達技巧訓練
雖然語言的表達技巧是專業學生必修課,但該項技能的專業深度遠不是課堂上就能夠講明白的。靈活而具有特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播音主持人員立足發展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課堂學習之外加強語言表達技巧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的節目都是以語言為主干,主持人的作用就是通過語言表達技巧來增加信息與觀眾之間的親近感,提高節目質量。學生在日常的稿件訓練過程中,需要培養自身情景再現的能力,即切身感受稿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邏輯,并將其生動地表達出來,使播音主持工作更加有靈魂。目前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還是透露出基本功不扎實等問題,在普通話的訓練、文字表述功底上還是有所欠缺。因此,為了提高播音質量,一方面要規范語音標準,倡導使用規范用語;在與談話對象交流時要充滿感情,包含對受眾的關心;同時,在語言表達技巧上,要強調意境美,吃透所播內容所包含的情感;培養自身的文學氣質和審美,良好的文學功底是激發播音靈感的關鍵。
3.4 加強思維能力訓練
所謂思維能力訓練,就是要提高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要使思維不囿于常規、充滿新意。發散思維要求思維主體針對思維對象發揮想象力,通過對知識圈的重組,從不同的角度和邏輯聯系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發散性思維主要具有三大特征:能對問題做出快速而流暢的反應;針對突發情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針對新奇事物能夠有獨具特色的見解。除此以外,發散思維還包括了逆向思考、立體思考等元素。要訓練播音主持的思維能力,首先要進行思維速度練習,例如在限定時間內說出盡可能多的同樣類別的事物;或針對一個問題迅速想出多種解決方案等。快速分析和總結信息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給簡短的故事添加標題,更加準確地總結出故事的主旨。
4.新時代對播音主持工作的新要求
4.1 無稿播音能力的要求
無稿播音是在媒體節目類型快速發展以后對播音主持人專業技能的一個新的要求。與傳統播音能力的訓練不同,要想提高無稿播音能力,思維訓練尤其重要。語言表達歸根結底是一個人思維的外在反映,因此,播音主持的思維和文字功底,對無稿播音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另外,還要增強播音主持的實踐經驗,只有在實踐過程中面對各類突發狀況,才能夠培養強大的應變能力。
4.2 綜合實踐能力的要求
綜合實踐能力是指除了常規的播音主持能力以外的,涉及語言表達、藝術表現的實踐活動能力,如演藝、話劇等綜合能力。這也是新媒體時代,節目形式多樣化后對播音主持人才技能的一個新的要求。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可以要求專業學生多加觀摩各類的優秀節目,學習優秀主持人的綜合技能,并爭取到更多的實踐機會。
結語
新時期的廣播電視傳播特點,給播音主持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要想改變當前播音主持領域優秀人才供不應求的現狀,除了具備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更多業務素養,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對播音主持行業進行補充和完善。本文僅針對行業現狀提出一些簡單建議,希望對相關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瑟妮. 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J]. 西部廣播電視,2017(6):137-137.
[2] 孫曉妍.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專業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戲劇之家, 2017(8):231-231.
我國播音主持行業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專業院校的教學和培養模式則逐漸呈現脫節的趨勢。因此,如何改進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重點。
1.播音主持的人才培養現狀
1.1播音主持的人才來源與就業狀況
播音主持類專業是伴隨著廣播電視而發展的,其一直是播音員主持人培養的主體,越是在專業的播音電視機構里,科班出身的專業主持占比越大。據統計,目前國家各級電視廣播機構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已長期處于飽和狀態,但專業型、娛樂型以及新媒體類節目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卻在持續增長,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播音主持人才的來源逐漸多樣化,以新聞傳播類專業為代表的人才也進入到播音主持行業中,使人才來源更加多樣化。類似的,播音主持行業的就業形式也變得更為豐富,除傳統的面試招聘以外,還出現了主持人大賽、公開選拔等多種形式。選拔形式的多樣化,也使許多非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參與到競爭中來,因此增加了就業難度。
1.2 當前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方法
自從開辦第一個廣播專業類院校以來,到目前我國設置有播音主持專業的院校已達近500所,學科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同時具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多個播音主持類人才層次。在課程設置上,不僅有新聞播音、發聲、形體等與播音主持息息相關的專業課程,也有新聞學、傳播學等涉及新聞媒體專業的文化理論課程。雖然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仍然存在著較大的改進空間。
1.3 播音員主持人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播音主持類專業的開設,播音員主持人行業增添了大量人才,但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仍然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講,是因為播音主持專業培養缺乏核心競爭力,不能滿足行業需求。一方面,院校學生普遍只重視幾項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自身文化水平的提升,不能滿足新媒體時代對復合人才的需求。另外,院校的教學資源缺乏、配套設施不健全,也是引發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點
2.1 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
播音主持是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傳播者,同時也是媒體和節目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播音員主持人一方面要具有出色的語言能力,既能很好地運用播音主持技能進行表達,同時又要具有豐富的知識面,能夠快速有效地接收各類專業和非專業知識,并將其準確生動地傳播出去。實際上,播音主持的綜合素質包含了思想道德素養、業務能力、心理素質和責任感四大方面。首先要嚴于律己,正確理解播音主持工作所需要秉承的價值觀,體現出良好的修養。播音主持是一項難度較高的技術性行業,因此要想達到很高的水平,不僅要有一定的天賦,還要經過刻苦訓練,不斷學習新技能,才能不被行業所淘汰。作為一項實時性很高的節目,播音主持應當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遇到突發狀況一定要鎮靜,即使出現失誤,也要靈活并快速地修正過來。對播音主持人員來說,最重要的是高度的責任心,只有秉持真誠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職業,在節目中融入包容、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關懷,才能保持住對職業的熱情,成為一名出色的播音主持人。
2.2 播音員主持人工作的特點
相比其他媒體類職業,播音員主持人職業具有顯著的特點,播音主持人員對所主持的節目和傳播的內容具有很強的主觀影響,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觀眾的判斷力。人際交往心理學顯示,如果傳播者受到傳播對象喜愛,那么傳播對象會更容易接受所傳播的信息、觀點;如果傳播者具有名片效應,成為公眾人物,將會更有利于其傳播的信息產生影響力。但同時,相對于平面媒體,通過播音主持所傳播的信息在權威性等方面存在劣勢,尤其隨著當前新媒體的興起,各種形式和內容的節目魚龍混雜,很難在傳播對象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3.加強播音員主持人培養的措施
3.1 加強學科建設與專業課程改進
當前的播音主持專業課程中,一部分實踐性質的課程可以直接與實習活動相補充,例如語音和播音發聲、語言表達等課程,其課時可以在現有學時的基礎上適當壓縮,并補充相應的實習和實踐活動,并為大四實習預留出更多時間。在教材方面,當前院校使用的部分播音類教材所選取的素材年代較為陳舊,內容與當下常見的體裁、格式不相符,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因此需要把業界的專家學者組織起來對播音主持類的教材進行重新編訂。在播音員主持人就業時,普通話等級和職業資格證明尤為重要。但院校的課程培養計劃中,卻很少對專業技能有明確的要求,因此為了提高畢業生質量,滿足行業需求,院校應當對此類就業必需的專業技能納入考核,甚至可以計入學分。
3.2 培養模式的調整
傳統的播音員主持人培養模式類似于流水線作業,培養的人才千篇一律,滿足不了新媒體時代對于播音主持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院校可以考慮將播音主持專業的培養模式多樣化,提出更多特色培養方向。如有的院校新聞傳播專業具有學科優勢,便可以依托其建立偏向于新聞報道特色方向的播音主持;有的院校具有制作獨立節目的實踐經驗和實力,則可以培養具備制片人特色的播音主持人才。豐富播音主持的培養模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出符合當前行業需求的優秀人才,更有利于院校的學科交叉建設和交流學習。
3.3 加強語言表達技巧訓練
雖然語言的表達技巧是專業學生必修課,但該項技能的專業深度遠不是課堂上就能夠講明白的。靈活而具有特色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播音主持人員立足發展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課堂學習之外加強語言表達技巧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的節目都是以語言為主干,主持人的作用就是通過語言表達技巧來增加信息與觀眾之間的親近感,提高節目質量。學生在日常的稿件訓練過程中,需要培養自身情景再現的能力,即切身感受稿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邏輯,并將其生動地表達出來,使播音主持工作更加有靈魂。目前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還是透露出基本功不扎實等問題,在普通話的訓練、文字表述功底上還是有所欠缺。因此,為了提高播音質量,一方面要規范語音標準,倡導使用規范用語;在與談話對象交流時要充滿感情,包含對受眾的關心;同時,在語言表達技巧上,要強調意境美,吃透所播內容所包含的情感;培養自身的文學氣質和審美,良好的文學功底是激發播音靈感的關鍵。
3.4 加強思維能力訓練
所謂思維能力訓練,就是要提高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要使思維不囿于常規、充滿新意。發散思維要求思維主體針對思維對象發揮想象力,通過對知識圈的重組,從不同的角度和邏輯聯系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發散性思維主要具有三大特征:能對問題做出快速而流暢的反應;針對突發情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針對新奇事物能夠有獨具特色的見解。除此以外,發散思維還包括了逆向思考、立體思考等元素。要訓練播音主持的思維能力,首先要進行思維速度練習,例如在限定時間內說出盡可能多的同樣類別的事物;或針對一個問題迅速想出多種解決方案等。快速分析和總結信息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給簡短的故事添加標題,更加準確地總結出故事的主旨。
4.新時代對播音主持工作的新要求
4.1 無稿播音能力的要求
無稿播音是在媒體節目類型快速發展以后對播音主持人專業技能的一個新的要求。與傳統播音能力的訓練不同,要想提高無稿播音能力,思維訓練尤其重要。語言表達歸根結底是一個人思維的外在反映,因此,播音主持的思維和文字功底,對無稿播音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另外,還要增強播音主持的實踐經驗,只有在實踐過程中面對各類突發狀況,才能夠培養強大的應變能力。
4.2 綜合實踐能力的要求
綜合實踐能力是指除了常規的播音主持能力以外的,涉及語言表達、藝術表現的實踐活動能力,如演藝、話劇等綜合能力。這也是新媒體時代,節目形式多樣化后對播音主持人才技能的一個新的要求。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可以要求專業學生多加觀摩各類的優秀節目,學習優秀主持人的綜合技能,并爭取到更多的實踐機會。
結語
新時期的廣播電視傳播特點,給播音主持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要想改變當前播音主持領域優秀人才供不應求的現狀,除了具備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更多業務素養,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對播音主持行業進行補充和完善。本文僅針對行業現狀提出一些簡單建議,希望對相關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瑟妮. 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培養[J]. 西部廣播電視,2017(6):137-137.
[2] 孫曉妍.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專業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戲劇之家, 2017(8):231-231.

播音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