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民族舞蹈的特點
談中國民族舞蹈的特點
例如: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藏族、塔吉克等民族,他們都把鷹作為英雄的象征。但在舞蹈中塑造鷹的形象、形態、氣質及營造氣氛卻各不相同。蒙古族舞蹈中的鷹的形象體現生活在遼闊大草原牧民的氣勢表現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藏族舞中的鷹則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一種神鳥與神為伴具有神的力量和靈性。藏族人民信佛,有天葬的習俗,他們認為鷹可以把死者靈魂帶往天上,所以鷹在舞蹈中被賦予人性,具有高貴、穩重的品格.人們以崇敬的心情表演鷹的形象。塔吉克族民族舞蹈中雖然也把鷹的氣勢神態,對鷹的崇敬羨慕心理融會于表演之中但節奏鮮明、風格別致,不論是鷹飛起及落地的跳躍,還是扶搖直上、由低到高的連續旋轉,都顯得無比輕捷、灑脫。所以說民族舞蹈有很強的民俗性、地域性、風格性。
常言道“十里不同風 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各自民間舞蹈的藝術特色迥然不同。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與民族心理使同樣的藝術形象有著不同的處理,不同審美觀念顯示出不同文化傳統與藝術手法等。中國民族舞蹈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積淀古代文化、保留原始舞蹈的遺存、在民族交融中發展。歌、舞、樂三者結合使它具有獨特的傳承方式舞者在舞蹈進行中互相學習。即興創作,在特定環境中,表現本民族的獨特風格與思想情感一方面通過參加者的共同提煉使本民族的民族舞蹈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其次中國民族舞蹈非常講究舞蹈隊形的排列與場面的變化。例如漢族秧歌群舞場面變化的圖案就有百種以上每個圖案都有一定名稱、人數與套路。土家族的《擺手舞》,“狂歡節”中有百個燈籠,千支火把踏著鑼鼓樂,繞樹起舞成一條龍狀分為“單擺”、“雙擺”。《擺手舞》的基本動律是“甩同邊手”、低擺、穩重、雄健。
中華民族是在經過漫長的發展、融合中逐漸形成的,許多民族之間有著深遠的血緣關系。在一些民族舞蹈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兼收并蓄或形成新的形式。這是文化血緣的因素促進了中國民族舞蹈的發展與中國民族舞蹈風格的形成。

舞蹈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