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舞蹈的本質
探尋舞蹈的本質
比如應萼定。從上海起步出發,先后輾轉于新加坡、香港、澳門,應萼定一直在中國舞蹈藝術領域跋涉。執著了大半輩子,探索了大半輩子,雖然如今已年過花甲,但他仍在探尋,仍在不停地用他的思考、他的舞作來揣摩和研判有關“舞蹈的本質”這樣既嚴肅又深刻的問題。
身為澳門演藝學院的藝術指導,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應萼定又奉獻出積淀著他深入思考的新成果——舞劇《奔月》。
《奔月》,30年前就曾以舞劇的形式在上海亮過相,當時由舒巧等人組成的編導組里尚沒有應萼定。然而“奔月”這個主題以及這個主題昭示的追索理念,從很早就已經植入應萼定的頭腦里,而追求理想的“奔月”行為,在他那里從未停歇過。 愛舞蹈網 中國舞蹈門戶
澳門舞劇《奔月》并未沿用傳統的舞劇創作模式,這里雖然有人物、有情感、有結構安排和推進,卻并非我們所熟知的嫦娥奔月故事的一般性描述。編導通過對月亮的崇拜向往以及奔月時所遭受的磨難和產生的困惑,表現了一個奔月的情感歷程。舞劇共分7段,全劇音樂采用拉韋爾經典音樂《達芙妮和克羅埃》的完整段落,竟然與舞劇的結構和分段及其情感邏輯如此吻合而且相得益彰,令人感嘆編導老到的功力。應萼定的舞蹈語言新鮮而達意,準確而傳神,同時又具有視覺感染力和審美意味,讓人過目難忘。
《奔月》延續了這些成功的表現特性,在語匯的提煉和把握上,既富有探索性和說明性的高度,又不落自己的和現成的俗套,因此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在結構上,該劇進行了更為大膽而有效的積極嘗試。它打破以往傳統舞劇的結構方式,采用舞段為核心的敘述方法,讓連貫的情感邏輯來交代舞劇的進程,讓觀者產生較強的共鳴。應萼定的作品讓我們想到,在當前的現實中,我們的舞蹈作品花費了多少力氣在舞外,非舞蹈的手段充斥于舞蹈之中,致使舞蹈的藝術成分在流失。應該感謝應萼定和那些像應萼定一樣在苦苦探索舞蹈本質的人,正是有了他們的思考和努力,才讓我們不會對這類熟視無睹的問題掉以輕心。

舞蹈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