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表演藝術要點探究
1遼南鼓樂表演藝術要點
1.1遼南鼓樂的演奏形式
嗩吶和笙管是遼南鼓樂使用的兩種主要的樂器,根據這兩種主要的樂器遼南鼓樂形成了嗩吶樂和笙管樂的兩種演奏形式。這兩種音樂形式各有各自的特點,互不統屬。根據這兩種不同的主要演奏樂器不同的演奏形式,這兩種演奏形式沒有交集,使用的樂曲也各不相同,各自獨立。嗩吶樂是以嗩吶為主要樂器的演奏形式,在演奏的過程中除了使用嗩吶外還需要配備堂鼓、大號、鐺等輔助樂器。嗩吶樂還分為兩種演奏形式,分為坐堂和行樂兩種演奏形式。
1.2坐樂和行樂
坐樂的演奏需要演奏藝人全程的進行坐式演奏,根據參加演奏的樂器的多少可分為全堂演奏和半堂演奏,根據紅白事的不同也采取不同形式的演奏,為新生嬰兒辦的喜宴與周年在使用樂器方面都十分有講究。一般舉辦紅事,需要準備235毫米左右的小嗩吶二只,堂鼓、挑子、小鈸等樂器各一只。而舉辦白事演奏人員則需要準備385毫米以上的大嗩吶兩只,堂鼓、挑子、小鈸等樂器各一只。演奏人員需要根據舉辦的不同宴席選擇不同的曲目,制定不同的演奏方案,這需要演奏者具有豐富的演奏經驗。隨著歷史的發展遼南鼓樂根據實際生活的應用需要,根據坐樂原有的音樂形式,在坐樂的基礎上形成了行樂的音樂演奏形式。行樂在一些迎親、拜莊和送葬等活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樂需要演奏人員在行進中演奏不便攜帶較為笨重的樂器,所以行樂主要以一些輕便的樂器為主。
2遼南鼓樂的變奏手法
漢樂曲是遼南鼓樂演奏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曲目,這些漢樂譜并不完整,只具備樂譜具有的基本骨架,如果按照樂譜進行演奏會使整個鼓樂演奏顯得十分的枯燥、乏味。不具有藝術的欣賞性,很多遼南鼓樂的傳承者在前人對自己進行漢樂曲教學的基礎上,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要根據每個演奏者不同的演奏習慣對曲目的曲調進行改進,遼南鼓樂通過演奏者的改進形式具有特色的一種演奏形式。同一曲目不同的藝人會演奏出不同的感覺。要深入地了解遼南鼓樂的演奏特點,了解遼南鼓樂的變奏手法十分重要。
2.1加花
加花的變奏手法是我國民間的器樂曲中最常見的改變奏手法,各個器樂的演奏者通過加花的變奏手法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樂曲變得十分的華麗精彩。遼南鼓樂也經常使用假話的手法來對漢曲的各個部分進行改編,在不改編漢曲的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在漢曲的各個部分添加一些裝飾的尾音,使樂曲更加的精彩華麗,生機勃勃,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2.2換字
換字的變奏的變奏手法是在漢樂曲中原來的音改變成別的音,使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更加的順暢。換字的手法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它對音節的增加和減少完全取決演奏者的個人習慣和聽眾的審美要求,漢字的變奏手法屬于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一種即興的改變具有隨機性。
2.3減字
減字是根據實際演奏的需要,將樂譜中的一些裝飾音去掉,以加快演奏的速度。減字是一種與加花完全相反的變奏手法。在實際演奏中由于受到時間的限制,為了保證演奏曲目的完整性,演奏者必須進行減字以加快演奏的速度。
3總結
遼南鼓樂是我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于遼南鼓樂知識的普及,有利于促進人們對于傳統的音樂文化的了解,對于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在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文化的同時不要忘記對于民族文化的學習。學習和了解遼南鼓樂十分必要,通過對遼南鼓樂的學習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對音樂的欣賞力而且還會使我們認識到保護民間音樂文化的重要性,使我們加入到保護民間文化的行列,為我國民間音樂文化的發展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