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實驗教學探索
1核線影像重采樣
對數字影像(立體像對)進行糾正使同名特征出現在相同的行,即“核線重采樣”生成核線影像,這樣就解決了影像匹配時,由二維搜索到一維搜索的轉化問題,提高影像匹配速度和精度。
2DPS的自動化
在DPS實驗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攝影測量自動化的道路上幾個關鍵問題和數字產品制作過程中的技術問題:(1)地物的測繪,目前全部是人機交互方式提取。由于人工目標的自動化提取算法不夠成熟,距離自動化還有一定的距離。(2)地物控制點的識別與定位(模型的絕對定向)還是由人工來做。通過實習理解數字攝影測量領域的研究熱點:特征提取(點狀特征、線狀特征、面狀特征)算子,高精度的定位算子的研究。(3)數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中,特征線提取對提高DEM精度的重要意義。(4)DOM制作中,DEM在影像糾正中的作用等。
3數字攝影測量系統(DPS)實驗教學內容
3.1資料準備
實習前準備工作主要包括:符合要求的數字影像或數字化的立體像對(圖1)、相機文件、像片控制點文件等資料。按照DPS規定的文件格式準備好。
3.2定向建模
向量測圖、DEM、DOM制作,都首先要建立立體模型。在建模過程中,主要的技術環節包括:內定向、相對定向、核線重采樣、絕對定向、裁切核線影像等,流程圖如圖2。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相關理論基礎上,按照操作流程掌握每個技術環節。
2.3向量測圖與數字產品制作
攝影測量的目的或任務就是為了得到測繪產品,數字攝影測量系統(DPS)的主要的測繪產品包括:數字線劃圖(DLG)、數字正射影像(DOM)、數字高程模型(DEM)。在定向建模完成后,就可以直接進入向量測圖模塊。在立體模型上按照成圖比例尺,采集、編輯、保存、輸出各類矢量數據,以自動或半自動化的方式,制作DLG、DEM、DOM等數字測繪產品(圖3、圖4所示)。
4結語
DPS實驗教學是同攝影測量學課程教學緊密聯系,是攝影測量實習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相對獨立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對DPS的實際操作,運用所學攝影測量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數字向量測圖、DEM、DOM的制作方法等基本技能。目前,DPS已普遍應用于高校的攝影測量教學中,加強DPS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研究無疑對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對提高攝影測量學教學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