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以心造舞 以舞傳情
談以心造舞 以舞傳情
關鍵詞:舞蹈表演 意蘊
意蘊,是指意境中所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雋永的韻味。舞蹈表演是時空表現藝術和動態造型藝術,它通過人體富有協調性、韻律感、審美化的動作、語言等來表達內心情感,是人類審美意識和情感表達在人體動態形式中的對象化,是舞蹈藝術的具體勞動成果。“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情與景會,景與情合”是舞蹈表演中意蘊美的具體表現,是有抱負的舞蹈表演者刻意的審美追求。
一、舞蹈表演的特性
舞蹈表演是以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來表現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舞蹈表演做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表演藝術,編導、作曲、服裝等各方面人士的創作構思和實際操作,都要通過舞蹈演員的表演來進行整和,最終塑造成為可視的舞臺形象。所以在整個舞蹈創造活動中,表演性便成為舞蹈藝術的重要特性。具體而言,舞蹈表演需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時空交融:舞蹈表演的發展與完善,離不開藝術的時空交融。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的國家,社會的發展、民族的交流為舞蹈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只有既注意到舞蹈的時間性,又注意到舞蹈的空間性,舞蹈表演才會達到一個完美的境界。
2.抒發情感。《樂記.樂象篇》中說道:“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無論詩、歌或舞,都是人的內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的。要做到舞蹈表演具有鮮明濃厚的抒情性,舞蹈表演者就必須對所表演的舞蹈作品進行深入、全面的情感體驗,身心一致,表里一體,形神兼備,以情為核心,強化舞蹈做為人體藝術所應有的動情的審美品格。
3.把握韻律。舞蹈表演的韻律是以舞蹈節奏為主要內涵的,而舞蹈節奏一般表現為人體的律動,即人體動作的力度強弱、速度快慢、幅度大小等等,從而形成人體動作的韻律美。
4.不斷創新。表演者對舞蹈表演的意蘊認識愈深、了解愈強,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斷強化美的感受,內化和提高自身的表演素質,進而升華成對舞蹈表演工作創新的自覺追求。
二、舞蹈表演的動作表現
舞蹈表演是依靠表演者的動作來表現的藝術。舞蹈表演的動作是整個人體協調活動的產物,表演者通過頭、眼、頸、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協調運動,構成有節奏感的舞蹈動作、姿態,直接表達人的內心活動,反映社會生活。
舞蹈表演的動作是由一定的情感線、視象線穿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人們擊地而舞,鏗鏘而歌,是那么盡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動作都是人體的自然生活動作,經過提煉、加工、美化而來的。我國源遠流長的民間舞蹈其中許多動作就是來源于生活,它們雖經過藝術的美化和變形,但仍然能顯現其生活形態。
每個舞蹈動作都有四個基本元素構成,即動態、動速、動律、動力。這些元素的組合,是使舞蹈動作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內在成因。對于舞蹈表演動作的塑造,表演者需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1)動態,即動作的姿態,它是使舞蹈動作具有空間屬性的重要元素;(2)動速,即動作的節奏、速度,是使舞蹈動作具有流動感的基本因素;(3)動律,即動作空間走向、時間流動急緩的內在示范。加強對動律的訓練,可以更好的掌握本舞種的特點;(4)動力,即動作的力度。舞蹈表演只有把握好了這四個要素,才能把觀眾的思維帶到作品所表現的情緒情景中去,達到優美的舞蹈藝術的享受。
演員掌握了這些元素的性能之后,可以根據內容的需要,將這些元素發展、變化、重組以構成新的動作,在豐富自身肢體語言的同時,使自身的舞蹈表演風格多樣化,并且在藝術表現過程中達到張弛并蓄的境界,給觀眾以視覺上的沖擊力,以滿足文化市場對舞蹈表演不斷增長的審美要求。
三、舞蹈表演的語言展現
舞蹈表演是一種集人體動作、造型、音樂、情節等于一體,主要依靠人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形式。舞蹈表演與其它藝術形式有許多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這種不同點主要體現在舞蹈表演對于語言的運用上。舞蹈表演主要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著重表現人物情感世界的表現形式,它很少涉及語言的運用,但語言的運用卻是舞蹈表演中的點睛之筆。舞蹈表演中對于語言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歌伴舞。歌伴舞是以演唱為主、舞蹈為輔的表演形式。它的特點是歌舞結合密切,它的舞蹈動作比較簡單,只是為了烘托演唱氣氛。
2.說唱舞。是指表演者一邊進行舞蹈表演一邊用快速多變的節奏和抑揚高低的音調配合著音樂喊說出較長的語言段落,然后再以邊唱邊跳的形式把同一語言段落表演出來。這種語言的運用多是為了表現其動聽的節奏效果。
3.簡短吆喝。一聲簡短的吆喝,可以讓觀眾知道表演的是哪個地區,也可以告訴觀眾是什么節日或是什么樣的場面。吆喝對于烘托某些特別氣氛十分有效,頗為引人入勝。
舞蹈表演中除以上提到的創作和表演形式外,還有其它諸如朗誦、解說、對話等語言運用形式。舞蹈表演中對于語言的運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注重語言的簡潔通俗性,使觀眾易于理解和接受;二是要選擇富有特色的語言,以體現其易懂性。演員無論是說還是唱,傳進觀眾耳朵的聲音定要清晰可辨。
四、舞蹈表演的情感體現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舞蹈起源于人的生命,是人類生存、勞動的積淀,是人類文化經驗的積淀,是情感的宣泄,人們全部生命的感覺經驗都傾注在舞蹈里面。舞蹈表演是通過尋求和抓住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練、最動人、最優美之處,進行加工、創造,從而提煉出來的舞蹈形象,它是人們內心情感世界最動蕩不安時出現的一種形體活動,是以抒發內心情感為主的藝術樣式,是情感世界達到極致的表現。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展現主要有下列三種方式:
1.以情動人。《禮記.樂記》曾載:“是樂出于人而感人,猶如雨出于山,而還于山;火出于木,而還燔木。”古人認為,音樂和舞蹈都產于人的自身,卻又反過來感染著人類,像雨水出自山林,卻淋漓于山林;火燒自木頭卻反過來燃燒著木頭一樣……這一切運動都在誘發著人的感知與美的追求。情是賦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機的魂,舞蹈演員只有將真摯的感情融入每一個舞蹈動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傳情,才能創造出一個情感世界,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舞蹈藝術。
2. 眉目傳情。《明心鑒》中說“凡作各種狀態,必須用眼先行”,在舞蹈表演中,演員的眉眼的作用特別重要,它通過眼睛表達七情六欲,向觀眾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若眉眼沒任何內容,想必再優美的舞蹈動作,也蒼白如紙,難以吸引觀眾。
3.形神兼備。所謂“觀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鑒其貌。”表演者在舞蹈過程中,面部表情始終貫穿其中,是整個舞蹈藝術美感凝聚的焦點。優秀的演員必須學會根據舞蹈所表現的內容,進行春夏秋冬四季的面部表情更替。
舞蹈表演是用動作來訴說情感的,舞蹈表演的意蘊,是通過其感情來展現的,而舞蹈表演的情,不是單純的加在已經出來的動作外表之上的,而是用感情去發展動作,再產生感情——以心造舞,以舞傳情!
參考文獻:
[1]陳旭光.舞蹈藝術的“抽象”與“移情”—兼及其他幾對關于舞蹈藝術與審美的二元對立范疇[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07(1).
劉同春.舞以傳情 舞以盡意——論舞蹈藝術的抒情性[J].劇影月報,2005(4).


舞蹈
最新資訊
熱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