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添加收藏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舞蹈 > 學術論文 >

舞蹈《胭脂扣》“悲”之因素的構建策略

來源:未知 編輯:中國藝考網

舞蹈《胭脂扣》“悲”之因素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胭脂扣》 民族舞 悲 舞種創新
    舞蹈《胭脂扣》是根據電影情節創作的,獲得第6屆全國舞蹈大賽金獎。它是一個長達7分鐘的獨舞,刻畫了一個無助、有情的女人凄苦哀怨的悲劇命運。該舞蹈把現在與過去、回憶與聯想、幻覺和現實巧妙地組接在一起,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覺和心靈沖擊。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塘西妓女如花、如夢、如幻的愛情,若即若離的過去,用肢體語言訴說得淋漓盡致,仿佛舊日繁華、繾綣西塘,半個世紀前的一場悲情舊夢就在眼前。
    一、舞蹈作品《胭脂扣》結構特點是三段體結構的情緒舞
    舞蹈《胭脂扣》是情緒舞,三段體結構。
    《胭脂扣》第一段舞蹈表現出女主人的亂世浮華與憂郁人生。在跳躍的3/4拍音樂中,一位神情憂郁、衣著醒目的艷麗女子踏著音樂的節拍姍姍走來。她左手挽包,右手急不可耐地擦著額頭上的香汗從舞臺的四點走出,在舞臺上繞場走“Z”字形,停在舞臺七點上原地造型。既而大膽夸張地運用邁步和旋轉等動作,生動地表現了一個風塵女子在亂世浮華中的生活狀態。
    《胭脂扣》第二段舞蹈表現出世態炎涼和女主人公的生活窘迫及其與命運抗爭的頑強意志。這段為舞蹈高潮。舞者在鋼琴與小提琴沉重的演奏聲中,一次次快速旋轉和身體劇烈的顫動,用高難度的控腿和下后腰,舞出了對生活窘境的恐懼和掙扎,最后二人選擇了雙雙殉情。
    《胭脂扣》第三段舞蹈是結束段,表現出女主人公對生活的失望與悲傷。鋼琴聲之后,又是音樂的變化,一段流行于當時的愛情歌曲《葬心》響起。舞者用伸手期盼和凝視遠方的造型,以表現她回到陽間尋找到愛人的場面。最后,以一個快步上前追趕和撫胸下胸腰的動作,表達出她無限的遺恨和悲傷,舞蹈結束定型在一個風格獨特的“見人不見頭”站立姿勢造型上。
    二、舞蹈《胭脂扣》的音樂及動作特點
    (一)舞蹈《胭脂扣》的音樂特點
    舞蹈《胭脂扣》是一個三段體結構的情緒舞,為A—B—C的結構。這個作品的音樂部分和舞蹈部分都是建筑在“同構”的節奏之上的。正是通過音樂節奏,把空間運行的舞蹈和時間里流淌的旋律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
    這三個段落都選擇不同的音樂做背景。第一段是選自《花樣年華》,這首曲子的特點是3/4拍,節奏明顯富有“強—弱—弱”感覺,令舞蹈中的動作更加流暢,也能將一個風塵女子的嬌媚和萬千風情襯托得淋漓盡致,反映女主人公對生活的無比渴望。第二段是選自一段鋼琴與小提琴演奏的音樂,通過開始的幾個鋼琴和弦強音,表現女主人公的命運開始轉變,過去的繁華只是過眼云煙了,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和殘酷。最后通過一連串的鋼琴爬音來表現如花與陳振邦雙雙選擇殉情后,女主人公在黃泉焦急地尋找和等候愛人的場面。第三段是選自歌曲《葬心》,這是一首流行于20世紀30年代的凄美愛情歌曲,歌曲的特點是帶有濃厚的憂傷,能夠把觀眾的情緒也一起帶入30年代。
    三段不同的音樂都有不同的節奏,節奏又直接制約著舞蹈的體動節奏。但體動節奏并不一定直接對應音樂節奏,有時通過錯位形成一種節奏落差;有時則身體各部的節奏在一種“交響”中達到和諧。此作品是一個抒情性的舞蹈,表達女主人公的悲傷,要求舞者具有“表現力”,“表現力”與情感相關,但情感的變化其實是由體態節奏的改變來體現的。
    (二)舞蹈《胭脂扣》的動作特點
    舞蹈《胭脂扣》中動作特點包括三種基本形態。
    1.表情性動作(亦稱抒情性動作),這類動作主要功能是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描述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這類動作特點具有一定的類型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它只能表達、描述人物的情緒、感情狀態,而不能說明人物有什么樣的行為目的。
    2.表意性動作(亦稱敘事性動作),這類動作是展示人物行為目的和事件具體內容的動作,具有模擬性和再現性的特點,具有現實生活中生活動作的明顯痕跡。
    3.裝飾性動作(亦稱陪襯性動作),這類動作是一種輔助性動作,類似于音樂中樂曲的伴奏部分或裝飾音,在舞蹈中起烘托氣氛、裝飾陪襯、連接轉換等作用。
    舞蹈《胭脂扣》中的動作一反傳統舞蹈的動作形態模式,大膽開掘,創造出更加挺拔、舒展、奔放的舞蹈動作,并在舞蹈中融入了一些非民族舞的元素。舞蹈動作特點追求簡潔、舒展、對比、勻稱、襯托、連貫、變化,舞蹈中更多的是讓人始料不及的動作銜接轉換,讓人感覺是在節奏啟發下,自由地產生舞蹈動作。其中通過簡單又極富有表現力的“尋找中的行走”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情感。舞蹈中大量運用到的旋轉也有別于以往旋轉的標準模式,而是在里面加入了夸張的踢腿、甩手和跳躍等動作,從而讓觀眾透過舞蹈看到劇中女主人公真實的內心宣泄。舞蹈的高潮中,舞者用高難度的控腿動作造型亮相,恰恰是塑造人物的特殊手段,造型亮相的靜正是“靜中寓動”,帶給觀眾對人物、情節的無限豐富的聯想。這樣的表演不僅增強了作品藝術感染力,也為觀眾提供了新的審美視野。
    三、舞蹈《胭脂扣》中“悲”之因素
    (一)舞蹈《胭脂扣》中女主人公的坎坷人生命運
    十里洋場,霞飛路,一派上世紀30年代時光與愛情的韻味。如花與十二少的故事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在不得已的今生中,想要維系美滿是進退兩難的。《胭脂扣》中女主人公如花的命運可謂是充滿坎坷,悲凄交加。
    首先兩人的身份懸殊。一個是頭牌名妓,一個是富家少爺,封建傳統的禮教是不允許一位風塵女子走進莊嚴的深墻大院的,這在當時是很受嘲笑和忌諱的。如花誠心拜訪陳家卻被拒之千里,原因是如花出身卑微。如花卑微的出身便為今后的悲劇種下苦果,這也是如何都揮之不去的影子,也注定了此故事的悲劇性。
    如花和十二少同居后,本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可經濟拮據,眼看兩人的好景不長了,于是如花選擇殉情,希望能在陰間續寫前緣。這樣極端的選擇透露出如花對十二少深厚的愛,卻注定要以沉重的代價來換取。結果更是悲哀的,兩人殉情后,如花死去十二少活著,兩人陰陽相隔。癡情的如花在陰間久候不見十二少,最后上陽間尋找,找到的卻是淡忘了往事的衰老十二少。如花用盡所有的愛和生命想換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結局只是她的所有付出變成枉費,所有的努力仍敵不過現實的大筆一揮。如此悲慘的結局讓如花的命運畫上了悲傷的句號。
    (二)舞蹈《胭脂扣》把民族舞與當代舞進行編創交融來表現“悲”,充分渲染了“悲”的情緒
    舞蹈《胭脂扣》是一個成功的民族舞作品,而又在舞蹈中又融入了一些非民族舞的元素,這些元素包含了一些當代舞的元素。通過民族舞與當代舞的編創規律、表演規律相結合,從而產生出新的表演形式。
    今天,各類舞蹈藝術在發展中必然要“博采眾長”,吸取其他舞種的特點,相互包容滲透,取長補短,以豐富自身的藝術手段,達到擴展表現領域,形成以舞蹈為核心的綜合藝術概括力和表現力。舞蹈《胭脂扣》是吸收和借鑒了民族舞和當代舞的表演形式,把民族舞樸實無華、形象生動、內容豐富與當代舞的動作形象、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相結合,最終展示出一個情感豐富、善于抒情、浪漫夸張的舞蹈作品。
    這樣的表演形式具有很強的抒情性,抒情性是舞蹈審美的本質屬性。“情動于衷而形于外”,這是舞蹈《胭脂扣》的情感表達依據,它將舞蹈的情感“悲”的情緒以浪漫、夸張的表現手法,以變形、虛擬、寫意等舞姿和造型手段來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利用了舞蹈的抒情性手法,將一個出身卑微、又追崇理想愛情、對愛情至死不渝的風塵女子形象,通過夸張、變形、升華等藝術方法轉化為“藝術真實”的、特殊的舞蹈形象,讓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感同身受地體驗出女主人公沉淀在內心深處的悲傷。
    (三)舞蹈《胭脂扣》抒情性的表現風格具有鮮明的“悲”主題性
    按風格來講,舞蹈《胭脂扣》是屬于民族舞與當代舞結合的產物。作品具有民族舞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又具有當代舞的動作形象、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特點。這樣的“舞種滲透”作品,更強調的是具有鮮明的主題性和抒情性。
    該作品始終貫穿其中的主題是“悲”,有意淡化故事中的敘事性情節,突出抒情性舞蹈的形式美,力圖將傳統民族舞蹈和當代舞形式挖掘到極致。創作中在展示傳統民族舞動作特點的同時,也融入了許多現當代建構的民族民間新舞蹈動態語匯。該舞蹈在追求展示民族傳統舞蹈語匯動作形式美的同時,也不忘它的時代走向與現代情感的表達。例如《胭脂扣》舞蹈中大部分動作都是由在“尋找中的行走”這一動作基本舞步基礎上衍變和發展而來的,打破了民族舞蹈動作的形態模式,把比民族舞更自由、連貫、始料不及的動作穿插在舞蹈里面,這更有利于表明女主人公對生活的頑強抗爭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在舞蹈高潮女主人公痛苦矛盾的時刻,當代舞的“手舞”與“足蹈”已經是一種必須使用的言說方式,舞者用劇烈的身體顫動和腳下“欲亂不能”的步伐來表現她的痛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觀眾對“悲”的理解。這樣的舞蹈風格表現形式,更準確、生動、通俗地表現出了舞蹈的悲傷情感。
    (四)舞蹈《胭脂扣》的服裝表現具有濃厚的時代生活氣息,能扣動觀眾的心弦
    伴隨著電影《胭脂扣》那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走入觀眾視野的,是那隆重的、嫵媚的、華麗而不張揚的、魅惑但不輕浮的東方旗袍,就像上世紀30年代的名曲《玫瑰三愿》:“我愿那妒我的無情風雨莫吹打,我愿那愛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紅顏常曾幾何時。”給人的感覺是一段難以忘卻不斷糾葛的心頭之夢。
    濃妝艷服、珠翠金飾,這一衣著特點是電影《胭脂扣》中女主人公的寫照。舞蹈《胭脂扣》中舞者所穿服裝是精美的旗袍,顏色艷紅、腰身合體,開衩較高、無袖。這樣的旗袍總能讓人回想起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代所賦予的生活氣息和悵惘與躁動。旗袍是30年代訴說憂傷離愁、浮華煙云的有力標志,也只有旗袍才能代表那個時代特有的憂傷與情緒。舞蹈《胭脂扣》中服裝運用旗袍的目的亦是當觀眾第一眼看見旗袍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把時間和空間概念縮短,陪同舞者一起回到故事發生的30年代,這樣就能與舞蹈“悲”的主題情感發生共鳴。
    (五)舞蹈《胭脂扣》中音律情感表現既悲傷又遺恨,充分說明了女主人公的悲慘人生
    舞蹈《胭脂扣》是一個三段體結構的情緒舞,為A—B—C的結構。這個作品的音樂部分和舞蹈部分都是建筑在“同構”的節奏之上的。正是通過各種不同的音樂,把空間運行的舞蹈和時間里流淌的旋律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
    舞蹈中三段不同的音樂分別表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緒的變化。都是圍繞舞蹈的主題“悲”呈逐次遞進狀態,層次清晰、結構緊密。第一段音樂《花樣年華》以平穩的3/4拍,把舞蹈有節奏、流動地推向舞臺。繼續發展動作,在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的融合下,舞蹈的體動節奏把“動與靜”“剛與柔”“放與收”等動作對立統一。身體各部的節奏在一種“交響”中達到和諧,敘述著女主人公的前半生浮華。第二段音樂是鋼琴與小提琴的合奏。開始的幾個鋼琴強音就轉變了第一段音樂的敘述風格,用強音表現舞蹈情感將要開始轉變,這樣的變奏展示舞蹈進一步發展有很好的對比效果。在變奏后,借用流動的鋼琴聲和不協和的小提琴聲,講述著女主人公悲慘的命運。第三段音樂是歌曲《葬心》,用婉轉的旋律、悲傷的唱腔和凄美的歌詞詮釋了女主人公內心的最后掙扎,音樂漸弱時,帶走的是無限的悲傷和遺恨。
    參考文獻:
    [1]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編.文舞相融[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高椿生.舞蹈藝術審美講座——舞詠菁華[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3]黃明珠.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江口隆哉.舞蹈創作法[M].金秋,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5]薛天,陳沖,胡雁亭,周凱.舞蹈編導知識[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6]趙蘭.旋轉舞臺上翱翔——舞蹈藝術解讀[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7]賈安林.中國民族民間舞作品欣賞[C].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8]王次炤.音樂美學[C].北京:高等教育
掃碼關注,實時發布,藝考路上與您一起同行
  • 藝術留學
  • 中國美術高考網
  • 優路教育
  • 高分無憂
  • 河南成人高考
  • 電大中專
  • Copyright © 2006-2025 藝考網(yishushe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6005290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4185號

    Top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拍真实国产伦偷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91大神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99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无码|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