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蹈與戲曲舞蹈的關系
中國舞蹈與戲曲舞蹈的關系
中國的舞蹈歷史,伴隨著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不斷發展。中國戲曲的起源,要追溯到它古遠的源頭——原始舞蹈。遠古時期,人類就開始使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滿足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在之后的各朝各代中,隨著歷史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與繁榮,舞蹈都有各種各樣的發展。遠古時期的舞蹈,重點在于實用性,它是人們表達對神靈的崇拜之情,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在漢唐時期,中外文化發展程度繁榮,舞蹈隨之也就借鑒吸收很多外來元素,例如胡旋舞之類。在宋元時期,戲曲開始逐漸發展起來,舞蹈的獨立表演藝術手段,在此時逐漸的停滯不前。在這一時期還產生了新型的舞蹈表演形式,戲曲舞蹈。戲曲舞蹈使得舞蹈藝術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舞蹈藝術也不再是單純性的肢體表演和祭天娛神,而是帶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增添抒情敘事的功能性。后來,從戲曲舞蹈中又誕生出了中國古典舞,二者相互結合,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本篇論文著重研究戲曲與舞蹈之間的相互聯系,若要真正理清戲曲與舞蹈之間的融合與區分,那就必須要從舞蹈與戲曲的源頭入手。關于戲曲與舞蹈之間相互融合與區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內容:
第一方面,戲曲藝術的產生是以舞蹈藝術為基礎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博士于平于 2011 年發表的《戲曲音樂、戲曲舞蹈、戲曲舞美樜論》中指出:“戲曲舞蹈的基本范型來自于昆曲藝術,京劇藝術表演的“身段”作為昆曲范型的延伸,也一并決定了今日“戲曲舞蹈”的形態!痹谒l表的《戲曲音樂、戲曲舞蹈、戲曲舞美樜論》,他指出戲曲舞蹈與戲曲音樂都是戲曲這門藝術的分支,恰當的把握這些分支的關系,可以更好的提高戲曲這一綜合藝術的水平,也就是他認為舞蹈是包含在戲曲藝術之中的。聊城大學音樂學院的李雯在發表的《分析“戲曲舞蹈”的由來》中指出:“戲曲舞蹈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借鑒并改進了中國傳統舞蹈的優缺點以及其他其他一些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戲曲舞蹈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經過融合變化,經過藝術長河的洗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發展離不開舞蹈藝術!笔Y中崎 2004 年在中國戲曲學院學報上發表的《中國最早成熟的戲曲形式》一文中指出,“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最早是在宋代,戲文是中國最早成熟的具有完整戲劇意義的戲曲形式,它通過對音樂,舞蹈,說唱等藝術的綜合運用,來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宋代戲文的出現,使戲曲進行到嶄新的發展時期,戲曲舞蹈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大的發展。”洪春華在《戲曲舞蹈發展》淺析中寫到:“中國戲曲是綜合藝術,戲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戲曲舞蹈,舞蹈藝術為戲曲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礎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崩钊A平在山西師大學報上發表《戲曲舞蹈與古典舞蹈的融合與分離中》寫出:“戲曲與舞蹈是中國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明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一個錯綜復雜的融合演變過程,戲曲舞蹈是以中國古代舞蹈為基礎而產生的。”......這些學者的觀點表明,戲曲的產生與發展是在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發展的基礎上創新與發展的,戲曲藝術的發展是離不開舞蹈藝術的,二者相互吸收,相互借鑒。
第二方面,舞蹈藝術的豐富發展離不開戲曲藝術。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向云所發表的《論戲曲旦角身段在舞蹈作品<青衣>中的運用》中通過對具體的舞蹈作品《青衣》進行分析,把作品中的吸取身段加以研究從而得出舞蹈藝術中融入戲曲元素,可以是舞蹈更好的在舞臺中煥發光彩。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董超所發表的《淺談戲曲元素在舞蹈中的運用》一文中指出:“當今社會舞蹈展多種多樣,創新的舞種數不勝數。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形式,是一種綜合性的表現藝術。舞蹈繼承了戲曲的風格和特點再加上突破與創新,形成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新型舞種,才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之路。”董江河在其發表的戲曲舞蹈在《中國古典舞發展中的價值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國戲曲藝術通過獨特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審美觀對中國古典舞的影響具有深遠意義,戲曲舞蹈在中國古典舞形成發展歷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基礎性作用!眲⒗枨墼凇对谥袊鴳蚯璧钢刑剿髦袊诺湮琛分醒芯勘砻,“中國古典舞發展離不開戲曲舞蹈”,F當代舞蹈藝術的發展是以戲曲藝術作為根基的,在中國古典舞的編創表現手法中融入了大量的戲曲元素。
第三方面,戲曲藝術與舞蹈藝術的融合與分離。張融發表的《淺談在中國戲曲舞蹈中探索中國古典舞》中通過對《愛蓮說》等古典作品的研究與分析說明了在藝術發展過程中舞蹈藝術與戲曲藝術相互吸收與融合共同發展。袁杰雄譚欣宜在《淺談戲曲舞蹈在舞蹈藝術領域的衍生與發展》一文中,“說明戲曲舞蹈與中國舞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戲曲舞蹈保存古代舞蹈的傳統,舞蹈藝術在艱難中發展,戲曲在滋養中升華。舞蹈藝術與戲曲藝術都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的沖刷不斷的豐富與完善,深深地印下民族的烙印,不斷的向前發展!便y川藝術劇院的姬常虹所發表的《淺談中國古典無語戲曲舞蹈之間的相互關系》一文中說道:“中國古典舞蹈與戲曲舞蹈之間相互聯系并相互區別,中國古典舞蹈從戲曲舞蹈中吸收大量戲曲元素,例如身段、技法、水袖、臥魚等。戲曲舞蹈也從中國古典舞蹈中吸收大量精華。舞蹈在戲曲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戲曲藝術中舞蹈表演形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 中國舞蹈為戲曲舞蹈之源泉
原始舞蹈的起源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探索,是人類滿足生活所需的象征性或動作性的模仿。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為生存進行長期的共同采集和狩獵活動,以及他們對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感應,使他們在生產生活中漸漸生成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我國的古書籍中對于圖騰崇拜有很多的記載,相傳伏羲的后裔在管理部落時以鳥名來作為官名,有鳳鳥氏、青鳥氏、玄鳥氏等二十多種,這是以鳥為圖騰的典型代表;又如遠古時期皇帝部落同蚩尤部落作戰時所使用的野獸參戰戰術,這實際也是對野獸的圖騰崇拜。在圖騰崇拜制度下,氏族會舉行祭祀儀式,舞蹈便是圖騰儀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手法!傍B獸蹌蹌”、“鳳凰來儀”的舞蹈表演形式和“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舞蹈表達活動,都是最早的舞蹈雛形。在原始舞蹈中還存在著很多種類,生殖崇拜也是其中一種,與圖騰崇拜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人類面對不可預測的自然、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兇猛殘暴的野獸,必須壯大自己的種族,才能壯大自己的生存實力。由于生存使然產生了生殖崇拜。陰山崖畫中,就有女性舞者為求生育舞蹈的記載;在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上也有關于生殖崇拜舞蹈的記錄等。當部落開始出現時部落樂舞也隨之產生,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樂舞,像神農氏的樂舞《扶犁》它贊頌了神農氏發明農耕用具、教百姓耕地種田的卓越功績,陰康氏之樂是一位氏族首領為強健氏族民眾體魄而創造的舞蹈,葛天氏之樂是上古氏族葛天氏部落的歌舞,它一共有八段表達了歌頌祈禱氏族繁榮昌盛、祭祀氏族圖騰崇拜,祈求風調雨順、祈求農作豐收、祭天、祭神、祭祖等。通過這些對原始祭祀活動的文字記錄與圖像記載,我們可以發現,在原始社會舞蹈僅僅作為生產生活的一部分,是原始部落和原始人類強烈的情感表達。要說具備完整意義的舞蹈戲曲表演活動,就得從夏商周開始說起。


舞蹈
最新資訊
熱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