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世紀的起步
舞蹈是世紀的起步
為加速發展,以適應部隊文化建設的需要,自1952年起先后舉行的六次全軍文藝會演,對部隊舞蹈創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春風化雨,土沃人勤,從當年一枝獨秀的《進軍舞》到《戰士游戲舞》、《輪機兵舞》、《藏民騎兵隊》;從大型舞劇《五朵紅云》、《蝶戀花》到《洗衣歌》、《豐收歌》、《三千里江山》;從《艱苦歲月》、《戰馬嘶鳴》到《金山戰鼓》、《再見吧媽媽》;從《踏著硝煙的男兒女兒》、《小溪·江河·大海》到《英雄兒女》、《壯士》、《走跑跳》、《天邊的紅云》……四十多年的時間,滄桑巨變,面貌一新。人才如星光燦爛,作品如柳綠花紅,不僅滿足了廣大官兵精神方面的需求,為中國舞壇作出了卓越貢獻,也由此建立起軍旅舞蹈自身的美學格局。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總政又于今年八九月間舉辦了全軍第七屆、也是本世紀最后一次文藝會演。結果表明,軍旅舞蹈以它無愧于時代的豐碩成果,為五十年的發展畫上了圓滿的世紀句號,并以滿弓初發之勢向著新世紀邁出了新的步伐。
廣義地說,部隊舞蹈這個大家族并不就是軍事題材的一統天下。民族民間的,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以物喻人的,歷史傳說的,寓言童話的,只要是積極健康,昂揚向上,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無不應當占有一席之地。但直面部隊生活,直接描繪軍旅情懷的作品,永遠是部隊舞蹈的重點和主干。它不僅在數量上應該占先,在藝術上也應該是出類拔萃的,這才能說明軍旅舞蹈的真正繁榮。從這個尺度上說,這次會演的舞蹈態勢好就好在軍事題材幾乎占了舞蹈總量的八成。總政、戰友、軍藝、海軍、戰士、前衛等團體高達百分之百。近年來在軍事題材領域表現十分活躍并以《走跑跳》而聲名遠揚的戰友歌舞團,又以《士兵旋律》為總標題,分別創作了《士兵隨想曲》、《士兵小步舞曲》、《士兵暢想曲》、《士兵小夜曲》、《士兵圓舞曲》、《士兵變奏曲》、《士兵與都市舞曲》、《士兵奏鳴曲》等,覆蓋了陸海空三軍及武警部隊方方面面的生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精湛細巧,在我軍舞蹈史上堪稱前所未有的創舉。
新作新容、傾吐美趣的作品固然很多,如著名編導張繼剛、蘇時進、劉英的《哈達獻給解放軍》、《風采》、《渡江》,青年編導官美華的《梅》,達娃拉姆、彭姣姣的《酥油飄香》,張弋、劉小禾的《走》,張小芯的《紅風箏》以及《排雷兵》、《高粱紅了》、《那一片白楊》、《清泉》、《艾德萊絲隨想》、《越》等;而在某一題材領域具有突破性進展者更為可貴,空政歌舞團女編導楊威《云上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個頗值得關注的作品。
人們知道,空軍、海軍、火箭兵屬于高科技兵種,而情感形態的舞蹈一旦和高科技遭遇不是十有九險,便是無疾而終。因而多年來這些領域的舞蹈家常常被困擾得望天興嘆,望海興嘆,望著茫茫宇宙興嘆。表現女空降兵生活的《云上的日子》猶如一把銳利的尖刀,終于刺破高科技生活堅硬的外殼,以巧妙的藝術手段逼真地描畫出女空降兵在藍天上飛行、在機艙里舞蹈的形象。這種成功不僅對空軍,也是對舞蹈難以接近的一個題材領域的突破;即使對于科技含量日漸增高的步兵生活,也是一個不可不予以重視的啟示。


舞蹈
最新資訊
熱門排行